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方法研究

1 引言第1-22页
   ·地质勘探需求第10-12页
   ·地震资料采集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2-14页
   ·地震资料处理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4-17页
   ·地震资料解释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7-22页
2 区域地质概述第22-33页
   ·构造特征第22-23页
   ·区域地层岩性特征第23-25页
   ·沉积体系和沉积特征第25-27页
   ·中上部含油组合典型沉积相第27-29页
   ·砂体成因类型第29-31页
   ·岩性油藏成藏模式第31-33页
3 高精度三维采集方法研究第33-71页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第33-40页
     ·建立论证点第33页
     ·观测方位选择第33-34页
     ·纵横向分辨率分析第34-35页
     ·面元第35-36页
     ·覆盖次数第36-37页
     ·最大炮检距选择第37-38页
     ·观测系统类型对比分析第38-40页
   ·设计实例第40-51页
     ·建立参数论证点第41-42页
     ·采集参数论证第42-51页
   ·激发因素选择第51-62页
     ·炸药震源激发的频率特性分析第51-55页
     ·虚反射频率特性分析第55-58页
     ·激发因素的选取方法第58-61页
     ·激发能力与激发方式分析第61-62页
   ·接收因素选择第62-71页
     ·检波器类型选取第62-67页
     ·检波器对比试验分析第67-71页
4 高精度三维处理方法研究第71-83页
   ·静校正处理方法研究第71-74页
     ·折射静校正的原理方法与应用第72-74页
   ·提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研究第74-77页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的基本原理第74-77页
   ·提高信噪比处理方法研究第77-78页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方法研究第78-83页
     ·方法原理第78-83页
5 高精度三维解释方法研究第83-111页
   ·精细构造解释方法研究第83-90页
     ·层位标定第84-87页
     ·种子点及基干剖面建立第87页
     ·层位追踪解释第87-88页
     ·断层解释第88-90页
   ·储层预测方法第90-107页
     ·储层类型划分第90-91页
     ·地震微相和沉积微相分析第91-97页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及应用实例第97-99页
     ·储层定量预测技术第99-101页
     ·模型正演和反演结果分析第101-105页
     ·岩性圈闭预测方法研究第105-107页
   ·综合评价技术第107-111页
     ·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第107-109页
     ·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第109-11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11-114页
   ·研究成果的结论第111-112页
   ·展望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9页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19页
附录 2 作者简历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抑郁症及其中医证候的关系探讨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及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