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本课题研究的生理基础及意义 | 第11-12页 |
·动脉硬化的生理基础 | 第11页 |
·动脉硬化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动脉硬化及动脉硬化检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2-14页 |
·动脉硬化的概念 | 第12-13页 |
·动脉硬化检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测量仪系统的设计 | 第16-26页 |
·硬件系统的设计 | 第16页 |
·软件系统的设计 | 第16-26页 |
·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分析系统软件的开发工具 | 第16-18页 |
·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 第18-19页 |
·软件界面的设计 | 第19-21页 |
·数据保存功能的设计 | 第21-23页 |
·数据打印功能设计 | 第23-24页 |
·总结及仪器实物图 | 第24-26页 |
3 脉搏波理论及动脉硬化形成的病理过程 | 第26-32页 |
·脉搏波理论 | 第26页 |
·具体脉搏波分析说明 | 第26-28页 |
·脉搏波形初步介绍 | 第26-27页 |
·脉搏波传播速度测量中的脉搏波图形 | 第27-28页 |
·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 | 第28-32页 |
·动脉管壁的构造 | 第28-30页 |
·血管硬化的病理过程 | 第30-32页 |
4 动脉硬化各参数算法的提取 | 第32-52页 |
·脉压 | 第32-34页 |
·脉压算法的提取 | 第32-34页 |
·脉压对动脉弹性功能的检测 | 第34页 |
·顺应性 | 第34-40页 |
·动脉顺应性的意义 | 第34页 |
·动脉顺应性的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动脉顺应性算法提取 | 第35-39页 |
·动脉顺应性对动脉弹性功能的检测 | 第39-40页 |
·ASI | 第40-45页 |
·动脉硬化指数(ASI)简介 | 第40-41页 |
·动脉硬化指数(ASI)算法的提取 | 第41-42页 |
·影响ASI 的因素及系数K 的提取 | 第42-45页 |
·PWV | 第45-52页 |
·脉搏波传播速度(PWV)的简介 | 第45-46页 |
·PWV 算法的提取 | 第46-50页 |
·影响脉搏波速度(PWV)的因素 | 第50-51页 |
·PWV 对动脉弹性功能的检测 | 第51-52页 |
5 临床结果分析 | 第52-62页 |
·临床资料 | 第52-53页 |
·选择对象 | 第52页 |
·排除标准 | 第52页 |
·样本数目及被测者状况 | 第52-53页 |
·临床实验方法与要求 | 第53-54页 |
·临床实验方法 | 第53页 |
·实验要求 | 第53-54页 |
·采用评价标准和统计处理方法 | 第54-55页 |
·评价标准 | 第54-55页 |
·统计处理方法 | 第55页 |
·临床结论分析 | 第55-62页 |
·血压的统计分析 | 第55-56页 |
·PP、C 2 、ASI、PWV 统计分析 | 第56-59页 |
·综合分析 | 第59-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2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8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