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

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对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论文思路第15-37页
 第一节 引语第15-17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7-31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7-26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26-31页
 第三节 研究目的、拟考察的问题以及创新点第31-32页
  一、研究目的第31页
  二、研究拟考察的问题第31-32页
  三、论文的创新点第32页
 第四节 论文的思路和结构安排第32-37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32-34页
  二、论文的思路第34-35页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第35页
  四、论文的结构安排第35-37页
第二章 科技政治学的兴起及其研究内容第37-83页
 第一节 科技政治学的兴起第37-50页
  一、科技-政治观的历史沿革第37-48页
  二、科技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第48-50页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第50-76页
  一、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区别和联系第51-52页
  二、对科学技术与政治关系的三种理解第52-57页
  三、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的表现形式第57-65页
  四、促进科学技术与政治的良性互动第65-76页
 第三节 科技政治学的研究内容第76-83页
  一、科技政治学的学科属性第76-77页
  二、科技政治学的研究内容第77-80页
  三、科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第80-81页
  四、科技政治学的研究意义第81-83页
第三章 知识/权力观的演进第83-100页
 第一节 古典的知识/权力观第83-86页
  一、柏拉图第84页
  二、培根第84-85页
  三、圣西门第85-86页
 第二节 近现代的知识/权力观第86-88页
  一、近现代知识/权力观的特点第87-88页
  二、近现代知识/权力观的假设第88页
 第三节 后现代的知识/权力观第88-96页
  一、库恩和费耶阿本德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抨击第89-92页
  二、福柯、利奥塔以及劳斯的知识/权力观第92-96页
 第四节 对当代社会中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思考第96-100页
  一、刘易斯·科赛对知识与权力关系的剖析第96-97页
  二、对当代社会中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思考第97-100页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第100-140页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知识基础第100-114页
  一、科技知识与公共政策的联系第100-104页
  二、科技知识的政策转化第104-107页
  三、对科技知识运用于公共政策的争议第107-111页
  四、对科技知识与公共政策关系的若干思考第111-114页
 第二节 知识运用学派的影响模式研究第114-119页
  一、兰德对影响知识运用的相关因素研究第115-117页
  二、韦斯对社会科学知识应用模式的研究第117-119页
  三、布尔默对社会科学知识影响政策方式的研究第119页
 第三节 社会科学知识的政策功能第119-122页
  一、工具性作用第120-121页
  二、预警作用第121页
  三、启蒙作用第121页
  四、合法性作用第121-122页
 第四节 影响社会科学知识运用的相关因素第122-135页
  一、MOST 项目简介第122-129页
  二、影响社会科学知识运用的相关因素第129-134页
  三、其他视角的分析第134-135页
 第五节 社会科学知识运用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第135-140页
  一、知识运用的界定第135-136页
  二、社会科学知识运用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第136-140页
第五章 科学技术与公众参与第140-161页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理念与现实基础第140-147页
  一、公众参与的理念基础第140-143页
  二、公众参与的现实基础第143-146页
  三、公众参与科技决策活动的意义第146-147页
 第二节 西方科技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模式第147-153页
  一、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困境第147-148页
  二、西方科技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模式第148-152页
  三、其他的公众参与渠道第152-153页
 第三节 我国科技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第153-161页
  一、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第153-154页
  二、我国现代科技决策主体理念的变化第154-155页
  三、我国科技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拓展第155-161页
第六章 科技革命与公共行政第161-181页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社会的来临第161-165页
  一、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第161-162页
  二、信息社会的来临第162-165页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第165-174页
  一、行政官僚的新变化第165-167页
  二、行政官僚组织的变革第167-170页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第170-172页
  四、行政决策的新趋势第172-174页
 第三节 作为政府管理新模式的电子政府第174-181页
  一、电子政府兴起的背景第174-175页
  二、电子政府的特征第175-178页
  三、电子政府建设所面临的挑战第178-181页
第七章 科技进步与国际政治第181-198页
 第一节 科技革命与世界政治格局第181-185页
  一、近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政治格局第182-183页
  二、现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政治格局第183-185页
 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国家权力第185-189页
  一、国家权力的含义第185-186页
  二、科技进步与国家权力的转移第186-189页
  三、科技进步对国家权力的制约第189页
 第三节 科技革命与国家主权第189-193页
  一、国家主权外延的扩大第190-191页
  二、国家主权的相对弱化第191-192页
  三、国家主权内涵的变化第192-193页
 第四节 科技进步与国家安全第193-198页
  一、国家安全形势的复杂第193-194页
  二、科技安全的日益重要第194-195页
  三、新型战争形态的出现第195-198页
结语第198-200页
参考文献第200-214页
致谢第214-216页
附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16页

论文共2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贪污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多元系统理论与译者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