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9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1-14页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史 | 第11-12页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 第12-14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27页 |
·正极材料的选择原则 | 第14-15页 |
·钴系正极材料 | 第15-16页 |
·镍系正极材料 | 第16-17页 |
·锰系正极材料 | 第17-27页 |
·尖晶石型 LiMn_2O_4 的晶体结构 | 第17-19页 |
·尖晶石型 LiMn_2O_4 的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尖晶石型 LiMn_2O_4 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20-24页 |
·尖晶石型 LiMn_2O_4 作为正极材料的优缺点 | 第24-27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固相法制备尖晶石型锰酸锂合成原料的探讨 | 第29-56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4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设计 | 第30-32页 |
·不同锂源制备样品及样品前驱体 | 第30-31页 |
·不同锰源制备样品及样品前驱体 | 第31-32页 |
·样品的分析与表征 | 第32-34页 |
·差热-热重(DTA-TG)分析 | 第32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32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2页 |
·电性能测试 | 第32-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55页 |
·不同锂源合成样品的结果与讨论 | 第34-45页 |
·不同锂源合成样品前驱体的差热-热重分析 | 第34-38页 |
·由 Li_2CO_3 合成样品的差热-热重分析 | 第34-36页 |
·由 LiNO_3 合成样品的差热-热重分析 | 第36-37页 |
·由 LiOH·H_2O 合成样品的差热-热重分析 | 第37-38页 |
·不同锂源合成对材料外观形貌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锂源合成对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39-41页 |
·不同锂源合成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5页 |
·不同锂源合成对材料首次充放电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锂源合成对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不同锂源合成对材料充放电效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锰源合成样品的结果与讨论 | 第45-55页 |
·不同锰源合成样品前驱体的热重-差热分析 | 第45-49页 |
·由 EMD 合成样品的热重-差热分析 | 第45页 |
·由 CMD 合成样品的热重-差热分析 | 第45-46页 |
·由MnCO_3合成样品的热重-差热分析 | 第46-47页 |
·由 Mn(Ac)_2·4H_2O 合成样品的热重-差热分析 | 第47-49页 |
·不同锰源合成对材料外观形貌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锰源合成对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50-52页 |
·不同锰源合成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5页 |
·不同锰源合成对材料首次充放电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锰源合成对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不同锰源合成对材料充放电效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固相法制备尖晶石型锰酸锂合成温度的探讨 | 第56-6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56页 |
·实验设计 | 第56-57页 |
·样品的分析与表征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5页 |
·合成温度对材料外观形貌影响 | 第57-58页 |
·合成温度对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58-61页 |
·合成温度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1-65页 |
·合成温度对材料首次充放电的影响 | 第61-62页 |
·合成温度对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合成温度对材料充放电效率的影响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尖晶石型锰酸锂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66-85页 |
·实验部分 | 第66-69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66-67页 |
·实验设计 | 第67-69页 |
·一元掺杂 | 第67-68页 |
·一元掺杂相同量 M | 第67-68页 |
·一元掺杂不同量Co | 第68页 |
·二元掺杂 | 第68-69页 |
·样品的分析与表征 | 第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84页 |
·一元掺杂对材料的影响 | 第69-78页 |
·一元掺杂相同量M 对材料的影响 | 第70-75页 |
·一元掺杂相同量M 对材料表观形貌的影响 | 第70页 |
·一元掺杂相同量 M 对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70-73页 |
·一元掺杂相同量 M 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3-75页 |
·一元掺杂不同量 Co 对材料的影响 | 第75-78页 |
·一元掺杂不同量 Co 对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75-76页 |
·一元掺杂不同量 Co 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6-78页 |
·二元掺杂对材料的影响 | 第78-84页 |
·二元掺杂对材料表观形貌的影响 | 第78页 |
·二元掺杂对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78-80页 |
·二元掺杂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80-84页 |
·本章小节 | 第84-8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5页 |
·固相法合成优化 | 第85页 |
·掺杂改性 | 第85页 |
·展望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