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9页 |
一、春秋战国时期军事赏赐的标准 | 第9-17页 |
1、克敌制胜者赏 | 第9-11页 |
2、善君者赏 | 第11-13页 |
3、献计利战者赏 | 第13-14页 |
4、献城来降者赏 | 第14页 |
5、军事援助者赏 | 第14-15页 |
6、战场上的具体赏赐 | 第15-17页 |
二、春秋战国时期军事赏赐的内容 | 第17-31页 |
1、经济赏赐 | 第17-24页 |
(1) 赐地 | 第19-23页 |
(2) 赐金 | 第23-24页 |
2、赐“命” | 第24-26页 |
3、赏爵——军功爵 | 第26-28页 |
4、官职的升迁 | 第28-29页 |
5、其它赏赐 | 第29-31页 |
三、春秋战国时期军事赏赐的原则 | 第31-36页 |
1、守信原则 | 第31-33页 |
2、公正原则 | 第33-34页 |
3、适度原则 | 第34-35页 |
4、及时原则 | 第35-36页 |
四、春秋战国时期军事赏赐的特点 | 第36-39页 |
1、战国时期的军事赏赐多以系统的成文法为依据,逐渐取代旧时的临时性赏赐 | 第36-37页 |
2、春秋到战国的军事赏赐逐渐打破了旧“礼”传统习惯法的束缚,而更贴近于战争活动自身规律和要求 | 第37-38页 |
3、受赏面扩大 | 第38-39页 |
五、春秋战国时期军事赏赐的作用 | 第39-45页 |
1、军事赏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 第39-41页 |
2、军事赏赐是将领治理军队、指挥打仗的诀窍 | 第41-42页 |
3、军事赏赐是对将士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 | 第42-43页 |
4、处于被统治地位、政治身份低下的下层人民和奴隶,可以通过军功赏赐提高其政治地位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中文摘要 | 第50-52页 |
英文摘要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