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之构想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代表人诉讼制度基础分析第11-20页
   ·代表人诉讼以共同诉讼为基础第11-14页
     ·共同诉讼第11-12页
     ·代表人诉讼建立在共同诉讼的基础上第12-14页
     ·代表人诉讼有别于共同诉讼第14页
   ·代表人诉讼吸收了诉讼代理的机能第14-17页
     ·诉讼代理第14-15页
     ·代表人诉讼对诉讼代理机能的吸收第15-16页
     ·代表人诉讼不同于诉讼代理第16-17页
   ·代表人诉讼借鉴了诉讼担当的机能第17-20页
     ·诉讼担当第17-18页
     ·代表人诉讼对诉讼担当的借鉴第18-19页
     ·代表人诉讼不同于诉讼担当第19-20页
第二章 中外代表人诉讼立法比较第20-32页
   ·国外群体诉讼立法考察第20-26页
     ·集团诉讼第20-24页
     ·团体诉讼第24-25页
     ·选定当事人第25-26页
   ·我国代表人诉讼立法状况第26-28页
     ·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第26-27页
     ·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第27-28页
   ·我国代表人诉讼与国外群体诉讼的比较第28-32页
     ·相同之处第28-30页
     ·不同之处第30-32页
第三章 我国代表人诉讼的缺陷分析第32-37页
   ·我国代表人诉讼的先天不足第32-33页
     ·代表人诉讼研究及立法滞后第32页
     ·法律移植欠妥第32-33页
   ·我国代表人诉讼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第33-37页
     ·代表人诉讼案件的管辖问题第33-34页
     ·诉讼代表人的产生方式问题第34-35页
     ·代表人诉讼的登记及裁判效力问题第35-36页
     ·代表人诉讼中的代表人权利问题第36-37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建议第37-44页
   ·完善代表人诉讼管辖制度第37-38页
     ·完善代表人诉讼管辖的基础第37页
     ·代表人诉讼管辖具体构想第37-38页
   ·健全代表人产生方式第38-39页
     ·设立灵活的代表人产生方式第38页
     ·明确代表人产生方式第38-39页
     ·建立适当的补救措施第39页
   ·合理分配代表权利第39-40页
     ·明确代表人的资格条件第39-40页
     ·赋予法院依法监督代表人诉讼行为的权利第40页
     ·合理配置被代表人的监督权第40页
   ·构建代表人诉讼激励机制第40-42页
     ·建立“风险诉讼”制度第41页
     ·设立代表人诉讼基金第41-42页
   ·适当引入团体诉讼第42-44页
     ·团体诉讼可行性分析第42-43页
     ·引入团体诉讼构想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附件(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文章)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4-5世纪黄河流域坞堡问题再考察
下一篇: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工程监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