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 第12-13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 基本内容 | 第12-13页 |
第四节 论文的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一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二 创新点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产业化扶贫及融资模式概述 | 第16-24页 |
第一节 产业化扶贫及组织模式概述 | 第16-18页 |
一 产业化扶贫的内涵及目的 | 第16-17页 |
二 产业化扶贫组织模式概述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产业化扶贫资金来源及融资模式分析 | 第18-23页 |
一 产业化扶贫资金来源 | 第18-19页 |
(一) 产业化扶贫内源资金 | 第18页 |
(二) 产业化扶贫外源资金 | 第18页 |
(三) 政府财政资金 | 第18-19页 |
(四) 资本市场运作资金 | 第19页 |
(五) 合资合作资金 | 第19页 |
(六) 国际国内组织援助资金 | 第19页 |
二 产业化扶贫融资模式 | 第19-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云南省贫困特征与产业化扶贫瓶颈分析 | 第24-35页 |
第一节 云南省贫困特征 | 第24-28页 |
一 自然地理因素 | 第25-26页 |
二 社会历史因素 | 第26-27页 |
三 经济因素 | 第27页 |
四 体制因素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云南省进行产业化扶贫优势及瓶颈 | 第28-34页 |
一 云南省产业化扶贫优势 | 第28-29页 |
二 云南省产业化扶贫瓶颈 | 第29-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云南省产业化扶贫融资现状分析 | 第35-39页 |
第一节 云南省产业化资金供给现状 | 第35-36页 |
一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现状 | 第35页 |
二 信贷资金供给现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云南省产业化扶贫融资需求现状 | 第36-37页 |
一 农户融资现状 | 第36页 |
二 龙头企业融资现状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云南省产业化扶贫融资存在问题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云南省产业化扶贫融资模式 | 第39-49页 |
第一节 云南省产业化扶贫主要的融资模式 | 第39-46页 |
一 生产支付融资模式 | 第39-41页 |
二 产品支付融资模式 | 第41-43页 |
三 产业化扶贫的BOT 融资模式 | 第43-44页 |
四 股权融资模式 | 第44-46页 |
第二节 目前云南省产业化扶贫融资模式的缺陷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云南省产业化扶贫融资创新模式研究 | 第49-57页 |
第一节 供应链金融概述 | 第49-51页 |
一 供应链金融概念 | 第49页 |
二 供应链金融构成要素 | 第49-51页 |
第二节 云南省产业化扶贫融资创新模式—基于“公司+农户”模式 | 第51-54页 |
一 “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 | 第51-52页 |
二 该模式融资模式创新 | 第52-54页 |
第三节 云南省产业化扶贫融资创新模式数理分析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云南省产业化扶贫融资创新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 第57-62页 |
第一节 加强财政支持力度,放大其影响效应 | 第57页 |
第二节 增加产业化扶贫融资有效需求 | 第57页 |
第三节 强化内部控制,防范融资操作风险 | 第57-58页 |
第四节 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 第58页 |
第五节 建立维护产业化扶贫融资各主体的法律体系 | 第58-59页 |
第六节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