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上市公司核心代理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 1 绪论 | 第1-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核心代理问题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核心代理问题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8-21页 |
| ·论文的主旨 | 第18页 |
|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创新预期 | 第22-24页 |
| 2 核心代理问题研究综述 | 第24-36页 |
| ·概述 | 第24页 |
| ·核心代理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 第24-36页 |
| ·股权结构与最终控制型态 | 第25-26页 |
| ·一股一权偏离与公司价值 | 第26-31页 |
| ·控股股东攫取利益的行为分析 | 第31-34页 |
| ·非流通股与公司资源的“隧道效应” | 第34-36页 |
| 3 民营上市公司股本结构、市场绩效与公司治理特征 | 第36-55页 |
| ·民营上市公司的含义 | 第36-37页 |
| ·民营上市公司股本结构 | 第37-40页 |
| ·股本规模 | 第37-38页 |
| ·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 | 第38-39页 |
| ·流通股比例 | 第39-40页 |
| ·民营上市公司绩效分析 | 第40-43页 |
| ·民营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 第40-42页 |
| ·民营上市公司市场绩效 | 第42-43页 |
| ·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特征 | 第43-55页 |
| ·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的特点 | 第44-48页 |
| ·民营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的特点 | 第48-51页 |
| ·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呈现不同的控制模式 | 第51-55页 |
| 4 核心代理问题的形成机制研究 | 第55-75页 |
| ·核心代理问题的研究对象 | 第55-56页 |
| ·核心代理关系的构建 | 第56-59页 |
| ·基于诚信义务的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间委托代理关系 | 第57-58页 |
| ·基于控制权收益与搭便车收益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58-59页 |
| ·核心代理问题的形成机制 | 第59-70页 |
| ·核心代理问题形成的前提 | 第59-60页 |
| ·核心代理问题形成的条件 | 第60-65页 |
| ·核心代理问题形成的能力 | 第65-68页 |
| ·核心代理问题形成的诱因 | 第68-70页 |
| ·核心代理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70-75页 |
| ·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 第71-73页 |
| ·股权分置对核心代理的影响 | 第73-75页 |
| 5 核心代理问题中控股股东行为分析 | 第75-89页 |
| ·虚假出资 | 第75-76页 |
| ·融资方式选择与融资数量确定 | 第76-78页 |
| ·融资方式选择 | 第76-77页 |
| ·融资数量确定 | 第77-78页 |
| ·关联交易 | 第78-82页 |
| ·利润转移型交易 | 第80-81页 |
| ·成本转移型交易 | 第81-82页 |
| ·投资项目选择 | 第82-83页 |
| ·企业规模决策 | 第83-84页 |
| ·控制权转移 | 第84-85页 |
| ·配股与股利政策 | 第85-86页 |
| ·操纵上市公司业绩 | 第86-87页 |
| ·利用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变相圈钱 | 第87-89页 |
| 6 核心代理问题中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约束机制分析 | 第89-111页 |
| ·外部监管 | 第89-99页 |
| ·基本描述 | 第91-94页 |
| ·非合谋情况下的博弈分析 | 第94-96页 |
| ·合谋条件下的博弈分析 | 第96-99页 |
| ·股权制衡 | 第99-101页 |
| ·独立董事 | 第101-111页 |
| ·利益相关人与信息结构 | 第102-103页 |
| ·控股股东的行为与状态描述 | 第103-104页 |
| ·盈利函数 | 第104页 |
| ·独立董事与控股股东的博弈分析 | 第104-111页 |
| 7 民企上市公司核心代理问题的实证分析 | 第111-124页 |
| ·外部监管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111-112页 |
| ·股权结构、分离系数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112-121页 |
|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 第112-115页 |
| ·研究样本与数据 | 第115-118页 |
| ·实证分析 | 第118-121页 |
|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121-124页 |
| ·研究样本与数据 | 第122页 |
| ·变量选取 | 第122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122-124页 |
| 8 核心代理问题的治理政策与建议 | 第124-144页 |
| ·强化中小股东权利的保障 | 第124-132页 |
| ·扩大实施累积投票制度的范围 | 第124-128页 |
| ·完善表决权行使方式 | 第128-131页 |
| ·利益关系股东表决回避制度 | 第131-132页 |
| ·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 第132页 |
| ·限制控股股东权利滥用 | 第132-137页 |
| ·规范信息披露制度 | 第132-136页 |
| ·加强股东诚信义务 | 第136页 |
| ·避免内部治理过分亲缘化 | 第136页 |
| ·增强控股公司各子公司的之间的独立性 | 第136-137页 |
| ·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内部治理 | 第137-142页 |
| ·发挥一股独大的约束作用 | 第137-138页 |
| ·鼓励自然人持股公司直接整体上市 | 第138-139页 |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139-141页 |
| ·加强监事会的监督力量 | 第141-142页 |
| ·强化上市公司外部监控力量 | 第142页 |
| ·增强市场警示制度 | 第142-144页 |
| ·健全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 第142-143页 |
| ·增加处罚性停牌制度 | 第143-144页 |
| 9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44-147页 |
| ·主要结论 | 第144-146页 |
| ·研究展望 | 第146-1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7-155页 |
| 致谢 | 第155-156页 |
| 作者简介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