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创性声明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7页 |
| ·我国铝土矿资源特点 | 第10-11页 |
| ·选矿脱硅工艺研究 | 第11-14页 |
| ·化学选矿脱硅工艺 | 第11-12页 |
| ·焙烧-氢氧化钠溶出脱硅工艺 | 第11-12页 |
| ·氢氧化钠直接溶出-复合场分选脱硅工艺 | 第12页 |
| ·物理选矿脱硅工艺 | 第12-13页 |
| ·反浮选脱硅工艺 | 第12-13页 |
| ·正浮选脱硅工艺 | 第13页 |
| ·生物选矿脱硅工艺 | 第13-14页 |
| ·我国氧化铝生产新工艺-选矿拜耳法 | 第14-16页 |
| ·选矿拜耳法 | 第14-15页 |
| ·选矿拜耳法的特点 | 第15-16页 |
| ·选矿拜耳法的意义 | 第16页 |
| ·浮选药剂 | 第16-19页 |
| ·浮选药剂概念 | 第16-17页 |
| ·浮选药剂的种类 | 第17-18页 |
| ·铝土矿浮选药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影响拜耳法高压溶出过程的因素 | 第19-26页 |
| ·铝土矿溶出性能 | 第19-20页 |
| ·铝土矿溶出条件 | 第20-23页 |
| ·溶出温度的影响 | 第20-22页 |
| ·搅拌强度的影响 | 第22页 |
| ·苛碱浓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 ·配料分子比 | 第23页 |
| ·矿石细磨程度的影响 | 第23页 |
| ·溶出时间的影响 | 第23页 |
| ·石灰添加剂的影响 | 第23-26页 |
| ·添加石灰的作用 | 第24-25页 |
| ·石灰活性及添加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6-27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7-34页 |
| ·实验原料 | 第27-28页 |
| ·化学试剂 | 第27页 |
| ·铝土矿及铝土矿样品的制取 | 第27-28页 |
| ·石灰活化 | 第28页 |
| ·高压溶出试验装置 | 第28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28-31页 |
| ·长烃链脂肪酸型捕收剂 PS溶液的配制 | 第28-29页 |
| ·浸出用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 ·标液的配制与标定 | 第29-30页 |
| ·指示剂的配置 | 第30-31页 |
| ·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 ·全碱和氧化铝含量的分析 | 第31页 |
| ·苛碱含量的分析 | 第31页 |
| ·浸出溶液浓度计算公式 | 第31-32页 |
| ·高压溶出试验方法 | 第32页 |
| ·含捕收剂铝酸钠溶液物理性能测定 | 第32-34页 |
| ·铝酸钠溶液粘度测定 | 第32-33页 |
| ·铝酸钠溶液表面张力测定 | 第33页 |
| ·铝酸钠溶液电导率测定 | 第33页 |
| ·铝酸钠溶液密度测定 | 第33-34页 |
| 3. 捕收剂 PS对铝酸钠溶液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34-39页 |
| ·捕收剂对铝酸钠溶液粘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捕收剂对铝酸钠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捕收剂对铝酸钠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捕收剂对铝酸钠溶液密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4. 捕收剂存在下铝土矿溶出性能研究 | 第39-46页 |
| ·溶出温度的变化 | 第39-40页 |
| ·苛碱浓度的变化 | 第40-41页 |
| ·溶出时间的变化 | 第41-42页 |
| ·石灰活性的变化 | 第42-44页 |
| ·石灰添加量的变化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5. 选矿捕收剂存在下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溶出动力学研究 | 第46-51页 |
| ·一水硬铝石溶出动力学 | 第46页 |
| ·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 第46-47页 |
| ·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溶出反应表观活化能测定 | 第47-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6.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