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言 | 第1-14页 |
| ·胡杨及其分布 | 第9页 |
| ·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 ·胡杨叶形变化规律和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 ·胡杨两种叶的展叶规律、叶数量动态和枝条生长特点 | 第11-12页 |
| ·胡杨的耐旱性研究 | 第12-13页 |
| ·胡杨两种叶的光合潜能比较 | 第13-14页 |
| 2 研究区概况及材料和方法 | 第14-20页 |
| ·样地介绍 | 第14-16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6-20页 |
| ·胡杨枝叶物候期观测 | 第16-17页 |
| ·PV 曲线和切枝蒸腾 | 第17-19页 |
| ·光强度-光合曲线的测量 | 第19-2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44页 |
| ·不同立地条件下胡杨展叶动态和新枝生长规律 | 第20-31页 |
| ·萌芽期 | 第20-22页 |
| ·展叶顺序 | 第22页 |
| ·展叶持续时间 | 第22-24页 |
| ·叶群体特征 | 第24-25页 |
| ·新枝生长规律 | 第25-26页 |
| ·展叶动态与新枝生长的关系 | 第26-27页 |
| ·在自然生境中的抗逆性表现 | 第27-28页 |
| ·阔叶和狭叶形态大小的比较 | 第28-29页 |
| ·小结——叶物候节律差异和幼苗生长状况分析 | 第29-31页 |
| ·胡杨的耐旱性 | 第31-39页 |
| ·成熟木阔叶和狭叶的水分参数比较 | 第31-34页 |
| ·幼树阔叶和狭叶的水分参数比较 | 第34-35页 |
| ·不同生境不同树龄狭叶耐旱性差异 | 第35-37页 |
| ·胡杨两种叶的气孔蒸腾和角质蒸腾 | 第37-38页 |
| ·小结——阔叶的耐旱性强于狭叶 | 第38-39页 |
| ·胡杨两种叶光合潜能比较 | 第39-44页 |
| ·阔叶与狭叶需光特性比较 | 第39-40页 |
| ·成熟木的阔叶与狭叶需光特性比较 | 第40-41页 |
| ·成熟木的阔叶与幼苗的狭叶需光特性比较 | 第41-42页 |
| ·分析成熟木和幼苗狭叶的需光特性略有差异的原因 | 第42-43页 |
| ·小结——狭叶比阔叶耐荫,阔叶对强光的适应性强于狭叶 | 第43-44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4-47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讨论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