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 第13-17页 |
(一) 国外生活教育理论 | 第13-14页 |
1. 从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到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 | 第13-14页 |
(二) 国内生活教育的基本理论 | 第14-17页 |
1. “生活教育 | 第14-16页 |
2. “大语文教育” | 第16-17页 |
三、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关系的理论阐释 | 第17-26页 |
(一) 社会生活的内涵 | 第17-19页 |
(二) 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 第19-23页 |
1. 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 | 第19-21页 |
2. 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生活 | 第21-23页 |
(三) 社会生活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 第23-26页 |
1. 社会生活影响着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 第23-25页 |
2. 作文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 | 第25-26页 |
四、加强社会生活与高中作文教学联系的策略和方法 | 第26-38页 |
(一)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新理念 | 第26-30页 |
1.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 第26-29页 |
2. 作文教学新理念 | 第29-30页 |
(二) 加强社会生活与高中作文教学联系的途径和方法 | 第30-38页 |
1. 在训练形式上注意生活化 | 第30-32页 |
2. 从命题和评价上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 | 第32-35页 |
3. 通过选材深化作文与生活的联系 | 第35-38页 |
结束语 | 第38-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