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摩擦滑移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
1 绪论 | 第1-14页 |
·传统结构抗震体系及存在问题 | 第8-9页 |
·传统结构抗震体系 | 第8页 |
·传统结构抗震体系存在问题 | 第8-9页 |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概述及其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隔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隔震技术的发展史和现状 | 第11-12页 |
·我国隔震技术的应用状况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隔震原理和方法 | 第14-22页 |
·基础隔震的基本原理、特点及优越性 | 第14-16页 |
·基础隔震的原理 | 第14页 |
·基础隔震的特点及优越性 | 第14-16页 |
·隔震部件及其设置 | 第16-19页 |
·隔震部件的分类 | 第16-17页 |
·隔震层的设置 | 第17-19页 |
·基础隔震体系分类 | 第19-20页 |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体系 | 第19页 |
·摩擦滑移隔震体系 | 第19页 |
·复合隔震体系 | 第19-20页 |
·隔震建筑结构的施工与维护 | 第20-22页 |
3 基础滑移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原理 | 第22-33页 |
·基础滑移隔震原理 | 第22-24页 |
·基础滑移隔震元件介绍 | 第24-27页 |
·3D-BASIS系列程序概述及原理 | 第27-29页 |
·概述 | 第27页 |
·程序编制原理 | 第27-29页 |
·基础隔震结构动力方程建立和求解 | 第29-30页 |
·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计算的步骤 | 第30-33页 |
4 滑移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计算 | 第33-42页 |
·概述 | 第33-34页 |
·实例分析和地震波选取 | 第34-35页 |
·工程实例 | 第34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34-35页 |
·滑移隔震结构地震反应计算和分析 | 第35-41页 |
·侧向变形计算与分析 | 第35-36页 |
·隔震层最大位移的计算与分析 | 第36-38页 |
·最大加速度的计算与分析 | 第38-40页 |
·最大层间剪力计算与分析 | 第40-41页 |
·纯滑移隔震结构的优点与缺陷 | 第41-42页 |
5 复合隔震结构的分析与计算 | 第42-54页 |
·橡胶支座的构造和性能 | 第42页 |
·复合隔震结构的计算与分析 | 第42-47页 |
·复合隔震结构侧向变形的计算与分析 | 第43-44页 |
·复合隔震结构隔震层的最大位移 | 第44页 |
·复合隔震结构各楼层的总加速度的分析 | 第44-45页 |
·复合隔震结构各楼层层间剪力的分析 | 第45-46页 |
·复合隔震结构的总体分析 | 第46-47页 |
·摩擦系数对于复合隔震结构的影响 | 第47-50页 |
·复合隔震结构侧向变形的计算与分析 | 第47-48页 |
·复合隔震结构隔震层的变形的计算与分析 | 第48-49页 |
·复合隔震结构各楼层总加速度的计算与分析 | 第49页 |
·复合隔震结构各楼层层间剪力的计算与分析 | 第49-50页 |
·复合隔震结构性能的分析 | 第50-52页 |
·隔震层位移与复合系数η的关系 | 第51-52页 |
·隔震层剪力与复合系数η的关系 | 第52页 |
·复合系数η的取值 | 第52-54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54-56页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隔震结构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