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非政府组织的一般理论 | 第10-19页 |
(一) 非政府组织理论概述 | 第10-14页 |
1.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界定与特征 | 第10-12页 |
2.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3. 非政府组织的功能 | 第13-14页 |
(二) 中国非政府组织理论概述 | 第14-19页 |
1.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界定与分类 | 第14-16页 |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 | 第16-18页 |
3. 转型期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功能 | 第18-19页 |
二、中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 第19-25页 |
(一)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及模式 | 第19-20页 |
(二) 合作的理论视角 | 第20-23页 |
1. 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2.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第21-23页 |
(三) 合作的现实分析 | 第23-25页 |
三、中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的法治分析 | 第25-35页 |
(一) 法治理论 | 第25-27页 |
1. 法治的内涵 | 第25-26页 |
2. 法治的基础 | 第26页 |
3. 法治的理想 | 第26-27页 |
(二) 合作与法治的关系 | 第27-29页 |
1. 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是法治的社会根基,前者关系变化必然要求后者秩序的相应变革 | 第27-28页 |
2.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将推进民主化,为法治培育民主的土壤 | 第28页 |
3. 二者的合作将促进法治的理想一共同体法治的实现 | 第28-29页 |
4. 二者的合作将增进平等、信任等理念,为法治秩序的建构奠定基础 | 第29页 |
(三) 合作现状的法治分析 | 第29-35页 |
1. 合作现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 第29-31页 |
2. 合作中面临的法律问题 | 第31-35页 |
四、法治视野下中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走出合作困境的选择 | 第35-41页 |
(一) 法治国家中二者合作的模式及启示 | 第35-37页 |
(二) 优化非政府组织生存发展的法治环境 | 第37-41页 |
1. 对非政府组织主体资格的法律规制应当体现结社自由与结社管制的平衡 | 第37页 |
2. 改变现行的登记许可制,建立备案注册—登记认可—公益认定的准入制度 | 第37-38页 |
3. 逐步建立、完善非政府组织法律体系 | 第38-39页 |
4. 增进双方沟通与互信,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 第39-41页 |
结语:合作的前景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