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 ·引言 | 第12-15页 |
| ·TiAl基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 ·合金的发展 | 第15-17页 |
| ·晶体结构基础 | 第17-18页 |
| ·组织控制 | 第18-19页 |
| ·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19-24页 |
| ·合金元素对TiAl基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 ·热疲劳和机械热疲劳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 ·热疲劳损伤的表征方法 | 第27-29页 |
| ·电阻法表征损伤 | 第27页 |
| ·共振法测量动态弹性模量表征损伤 | 第27-28页 |
| ·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定量评定损伤 | 第28页 |
| ·用超声波测量动态弹性模量来表征损伤 | 第28-29页 |
| ·剩余弯曲强度表征的损伤 | 第29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29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材料、试验方法及装置 | 第31-44页 |
| ·材料和试样 | 第31-33页 |
| ·材料 | 第31-32页 |
| ·试样尺寸及制备 | 第32-33页 |
| ·热疲劳和静载热机械疲劳试验方案 | 第33-40页 |
| ·试验设备 | 第33-37页 |
| ·回转反射器的改造 | 第37-39页 |
| ·热疲劳试验方案 | 第39-40页 |
| ·静载热机械疲劳试验方案 | 第40页 |
| ·分析与测试 | 第40-44页 |
| ·温度测试 | 第40-43页 |
| ·显微组织及物相分析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γ-TiAl的热疲劳行为 | 第44-62页 |
| ·热疲劳损伤表征方法 | 第44-45页 |
| ·热疲劳损伤曲线 | 第45-51页 |
| ·动态弹性模量表征的损伤 | 第45-46页 |
| ·电阻表征的损伤 | 第46-47页 |
| ·两种损伤表征方法的比较 | 第47-48页 |
| ·热疲劳损伤曲线的变化趋势与损伤饱和行为 | 第48-51页 |
| ·热疲劳后的组织及物相变化 | 第51-54页 |
| ·组织变化 | 第51-52页 |
| ·物相变化 | 第52-54页 |
| ·影响热疲劳行为的因素 | 第54-55页 |
| ·温度落差 | 第54页 |
| ·上限温度及其它 | 第54-55页 |
| ·热疲劳损伤机理 | 第55-57页 |
| ·热疲劳断裂行为与机理 | 第57-60页 |
| ·断裂行为 | 第57-59页 |
| ·断裂机理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γ-TiAl的静载机械热疲劳行为 | 第62-74页 |
| ·静载热机械疲劳损伤曲线 | 第62-66页 |
| ·动态弹性模量表征的损伤 | 第62-63页 |
| ·电阻表征的损伤 | 第63-64页 |
| ·两种损伤表征方法的比较 | 第64-65页 |
| ·静载热机械疲劳损伤的变化趋势与损伤饱和行为 | 第65-66页 |
| ·静载热机械疲劳后的组织变化 | 第66-68页 |
| ·影响静载热机械疲劳行为的因素 | 第68-69页 |
| ·温度落差(或上限温度) | 第68-69页 |
| ·静载拉应力 | 第69页 |
| ·其它影响因素 | 第69页 |
| ·静载热机械疲劳损伤机理 | 第69-70页 |
| ·静载热机械疲劳断裂行为与机理 | 第70-72页 |
| ·断裂行为 | 第70-71页 |
| ·断裂机理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几种损伤表征量在γ-TiAl热疲劳中的比较 | 第74-84页 |
| ·动态弹性模量表征损伤 | 第74-75页 |
| ·强迫振动法测量原理 | 第74页 |
| ·测量动态弹性模量装置与方法 | 第74-75页 |
| ·电阻法表征损伤 | 第75-78页 |
| ·电阻法表征损伤的理论基础 | 第75-77页 |
| ·测试设备与方法 | 第77-78页 |
| ·显微硬度法表征损伤 | 第78-80页 |
| ·显微硬度法表征损伤的理论基础 | 第78-79页 |
| ·试验方法与结果 | 第79-80页 |
| ·弯曲模量法表征损伤 | 第80页 |
| ·弯曲强度法表征损伤 | 第80-82页 |
| ·五种热疲劳损伤表征方法的比较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结论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声明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