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重寄生链霉菌F46与放线菌SC11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9页
   ·放线菌在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第9-11页
     ·我国生防放线菌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放线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0页
     ·问题的解决途径第10-11页
   ·微生物菌种选育常用方法第11-12页
     ·常规育种第11页
     ·诱变育种第11页
     ·基因重组第11-12页
     ·基因工程第12页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第12-15页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优势第12-13页
     ·原生质体融合在植保领域的应用第13-15页
   ·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第15-18页
     ·原生质体的制备第15页
     ·原生质体的再生第15页
     ·原生质体的融合第15-16页
     ·融合子的筛选第16-18页
   ·论文设计思路第18-19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试验材料第19-20页
     ·供试菌株第19页
     ·培养基第19-20页
     ·主要试剂、溶液与仪器第20页
   ·试验方法第20-25页
     ·原生质体融合第20-21页
     ·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优化第21-22页
     ·融合菌株初筛第22页
     ·融合子检测第22-2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5-40页
   ·菌丝体的培养第25-27页
     ·蔗糖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5-26页
     ·Gly 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6-27页
     ·出发菌株生长曲线及对数生长期的确定第27页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第27-30页
     ·Gly 浓度对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第27页
     ·酶对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第27-28页
     ·菌龄对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第28页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第28-29页
     ·原生质体灭活时间的确定第29-30页
   ·融合子的初筛第30-31页
     ·菌落形态特征第30-31页
     ·皿内抑菌活性测定第31页
   ·融合子的检测第31-40页
     ·遗传稳定性第31-32页
     ·抑菌机理第32-33页
     ·形态特征第33-35页
     ·培养性状第35页
     ·生理生化特性第35-38页
     ·碳源利用第38页
     ·生长速率第38-39页
     ·16S rDNA 扩增片段分析第39-40页
第四章 讨论第40-42页
   ·微生物菌种改良方法第40页
   ·亲本菌株的选择第40页
   ·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第40-41页
   ·原生质体灭活第41页
   ·融合子的检测第41-42页
第五章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附图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氧树脂/含氮阻燃固化剂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情感教学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