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7的克隆和表达载体的构建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1 基本特性 | 第8-12页 |
·病原形态特征 | 第8-9页 |
·抵抗力 | 第9页 |
·理化学特性 | 第9-10页 |
·抗原性 | 第10页 |
·变异性 | 第10-11页 |
·培养特性 | 第11页 |
·病原性 | 第11-12页 |
·临床症状及病理剖解变化 | 第12页 |
2 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2-17页 |
·TGEV基因组结构及其表达 | 第12-14页 |
·结构蛋白组成及其功能 | 第14-16页 |
·S糖蛋白 | 第14-15页 |
·sM蛋白 | 第15页 |
·M蛋白 | 第15-16页 |
·N蛋白 | 第16页 |
·非结构蛋白组成及其功能 | 第16-17页 |
3 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血清学诊断 | 第17-18页 |
·分子生物学诊断 | 第18-19页 |
·核酸探针杂交技术 | 第18页 |
·PCR技术 | 第18-19页 |
4 免疫防制及疫苗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5 实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实验研究 | 第22-4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病料 | 第22页 |
·细胞及细胞培养试剂 | 第22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TGEV的分离鉴定 | 第23-25页 |
·样品处理 | 第23页 |
·病毒的接种与培养 | 第23页 |
·病毒粒子电镜观察 | 第23-24页 |
·对有机试剂(氯仿)的敏感性实验 | 第24页 |
·病毒核酸类型鉴定 | 第24页 |
·病毒TCID_(50)的测定 | 第24页 |
·中和试验(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 | 第24-25页 |
·TGEV基因7的克隆 | 第25-29页 |
·病毒的增殖 | 第25页 |
·TGEV基因7的RT-PCR扩增 | 第25-26页 |
·产物的回收和克隆 | 第26-29页 |
·基因7的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页 |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9-40页 |
·TGEV的分离鉴定 | 第29-33页 |
·观察细胞CPE | 第29-30页 |
·电镜观察结果 | 第30页 |
·氯仿的敏感性实验 | 第30-31页 |
·病毒核酸类型鉴定 | 第31页 |
·病毒TCID_(50)的测定 | 第31-32页 |
·中和实验 | 第32-33页 |
·TGEV基因7的克隆 | 第33-34页 |
·RT-PCR扩增产物 | 第33页 |
·阳性克隆的PCR鉴定及酶切鉴定 | 第33-34页 |
·基因7的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40页 |
·基因7测序结果 | 第34-35页 |
·基因7的多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 | 第35页 |
·基因7的进化树分析 | 第35-36页 |
·基因7的密码子偏向性分析 | 第36-37页 |
·蛋白7序列的推导 | 第37页 |
·蛋白7的多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 | 第37-38页 |
·蛋白7的进化树分析 | 第38-39页 |
·蛋白7的疏水性分析 | 第39页 |
·蛋白7的跨膜区预测 | 第39-40页 |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第40页 |
4 讨论 | 第40-43页 |
·关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 第40-41页 |
·关于TGEV基因7的克隆 | 第41-42页 |
·关于基因7的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2-43页 |
·关于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1 基因7的多序列比对结果 | 第53-55页 |
附录2 蛋白7的多序列比对结果 | 第55-56页 |
附录3 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