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缩略词 | 第8-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 1 小麦野生近缘物种遗传物质导入小麦的途径 | 第11-13页 |
| ·双二倍体 | 第11-12页 |
| ·异附加系 | 第12页 |
| ·异代换系 | 第12-13页 |
| ·易位系 | 第13页 |
| 2 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 | 第13-18页 |
| ·形态学标记 | 第13-14页 |
| ·细胞学标记 | 第14-17页 |
| ·生物化学标记 | 第17页 |
| ·分子标记 | 第17-18页 |
| 3 小麦抗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过敏性坏死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HR) | 第18页 |
| ·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 acquired resistance,SAR) | 第18-19页 |
| ·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 | 第19页 |
| ·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 第19-21页 |
| 论文设计 | 第21-23页 |
| 1. 立题依据 | 第21页 |
| 2.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3.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抗病小麦—黑麦远缘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 第23-37页 |
| 1 材料 | 第23-24页 |
| 2 方法 | 第24-30页 |
| ·白粉病抗性鉴定 | 第24页 |
|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计数 | 第24-25页 |
|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 第25页 |
| ·基因组原位杂交 | 第25-27页 |
| ·顺序分带-原位杂交 | 第27-29页 |
| ·小麦、黑麦微卫星序列(SSR)分析 | 第29-3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 ·抗白粉病调查 | 第30页 |
|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计数 | 第30-31页 |
|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 第31-32页 |
| ·原位杂交分析 | 第32页 |
| ·黑麦、小麦SSR分析 | 第32-33页 |
| ·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第33-37页 |
| 第三章 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37-44页 |
| 1 试验材料及处理 | 第37-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 ·材料处理 | 第38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38-40页 |
| ·小麦总RNA提取 | 第38-39页 |
| ·RT-PCR | 第39-4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 ·总RNA的提取和鉴定 | 第40页 |
| ·六个基因的抗白粉病表达模式 | 第40-44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4-48页 |
| 1 黑麦种质导入小麦后诱导小麦染色体的变异 | 第44页 |
| 2 黑麦种质导入小麦后诱导抗白粉病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 | 第44-45页 |
| 3 小麦背景中外源物质的有效鉴定 | 第45-46页 |
| ·原位杂交 | 第45-46页 |
| ·SSR分子标记 | 第46页 |
| 4 黑麦基因资源在普通小麦育种改良中的应用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