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公共管理视野中的农业机械化管理与服务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9页
  1.2.1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现状第7-8页
  1.2.2 农业机械化研究现状第8-9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9-10页
第二章 公共管理和农业机械化理论评述第10-17页
 2.1 公共管理理论述评第10-12页
  2.1.1 公共管理基本概念第10-11页
  2.1.2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基础与核心第11-12页
 2.2 农业机械化理论述评第12-14页
  2.2.1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第12-13页
  2.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第13-14页
 2.3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第14-17页
  2.3.1 农业现代化的含义第14页
  2.3.2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与特征第14-15页
  2.3.3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地位和作用第15-17页
第三章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及政策要点第17-23页
 3.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第17-19页
 3.2 五十年政府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要点第19-21页
  3.2.1 1980年以前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要点第19-20页
  3.2.2 1980年以后政府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要点第20-21页
 3.3 五十年政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第21-23页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分析第23-27页
 4.1 农业机械化职能分析第23-24页
  4.1.1 不同层次农业机械化职能第23页
  4.1.2 不同农业机械化职能的内涵第23页
  4.1.3 政府农业机械化职能的定位第23-24页
 4.2 农业机械化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分析第24-27页
第五章 农业机械化公共管理与服务模式及目标框架第27-34页
 5.1 农业机械化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目标第27页
 5.2 农机服务产业化第27-29页
  5.2.1 农机服务产业化的特征第27-28页
  5.2.2 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意义第28-29页
 5.3 农机服务产业化框架构想第29-34页
  5.3.1 农机服务产业化总体构想第29-30页
  5.3.2 农机服务产业化具体组织形式第30-31页
  5.3.3 农机服务产业化的优势第31-32页
  5.3.4 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现实途径第32-34页
第六章 农业机械化改革发展现实途径和措施第34-39页
 6.1 建立健全保障农机服务业发展的法律体系第34页
 6.2 理顺农机管理体制第34-35页
  6.2.1 恢复县以上农机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第34-35页
  6.2.2 恢复农机安全监理行政执法部门地位第35页
  6.2.3 结合县乡机构改革,理顺乡镇农机管理体制第35页
 6.3 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第35-37页
  6.3.1 大力发展有偿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第35-36页
  6.3.2 鼓励农机跨区作业并依法实施安全监督管理第36页
  6.3.3 鼓励和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第36页
  6.3.4 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第36-37页
  6.3.5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农业机械服务第37页
 6.4 加强基层农业机械推广机构建设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个人简介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托云盆地新生代碱性玄武岩及其构造意义初探
下一篇:欠发达地区农户农业投资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