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权思想
| 前言 | 第1页 |
|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人权思想形成的脉络 | 第6-17页 |
|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人权思想的来源 | 第7-15页 |
| 1.中国传统权利意识的熏陶 | 第7-10页 |
| 2.西方人权思想的吸收和借鉴 | 第10-13页 |
| 3.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传播 | 第13-15页 |
|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人权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15-17页 |
| 1.孕育时期 | 第15-16页 |
| 2.初步形成时期 | 第16-17页 |
|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人权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 第17-31页 |
|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人权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17-28页 |
| 1.关于民族解放和人民主权 | 第17-21页 |
| 2.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 | 第21-23页 |
| 3.文化教育权利 | 第23-25页 |
| 4.关于妇女解放和妇女权利 | 第25-28页 |
|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人权思想的基本特点 | 第28-31页 |
| 1.人权主体具有广泛性 | 第28-29页 |
| 2.人权内容具有丰富性 | 第29-31页 |
| 3.强调了集体人权 | 第31页 |
| 三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人权思想的历史价值 | 第31-35页 |
|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人权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31-33页 |
|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人权思想的局限性 | 第33-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注释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