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 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评价方法 | 第10页 |
2 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的生理机理 | 第10-12页 |
·水稻耐冷性与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 第11页 |
·水稻耐冷性与叶绿素含量及其酶活性 | 第11-12页 |
3 水稻耐冷性的遗传机理 | 第12页 |
4 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与有关性状的相关关系 | 第12-13页 |
5 水稻耐冷性研究展望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丰源A及其系列组合生长后期耐冷性研究 | 第14-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16页 |
·试验材料 | 第14-15页 |
·试验方法 | 第15-16页 |
·分期播种试验 | 第15页 |
·人工控温处理 | 第15页 |
·耐冷性分级 | 第15页 |
·叶绿素及丙二醛含量测定 | 第15-16页 |
·可育花粉数量的观测 | 第16页 |
·结实率考察 | 第1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6-28页 |
·叶绿素含量 | 第16-19页 |
·三个不育系在不同时期叶绿素含量 | 第16-17页 |
·不同恢复系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 | 第17-18页 |
·R299与不同不育系配组时杂种F_1叶绿素含量 | 第18页 |
·丰源A与不同恢复系配组时杂种F_1叶绿素含量 | 第18-19页 |
·丙二醛含量 | 第19-21页 |
·三个不育系在不同时期丙二醛含量比较 | 第19-20页 |
·三个恢复系在不同时期叶片中丙二醛含量比较 | 第20页 |
·R299与不同不育系配组其杂种F_1丙二醛含量变化 | 第20页 |
·丰优系列组合与汕优77在不同时期丙二醛含量比较 | 第20-21页 |
·不同温度处理后可育花粉数量及结实率分析 | 第21-25页 |
·可育花粉数量比较 | 第21-22页 |
·不同杂交组合结实率变化 | 第22页 |
·三个不同恢复系在低温处理下的结实率表现 | 第22-23页 |
·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各供试材料的结实率变化 | 第23-25页 |
·不同温度处理时可育花粉数量与结实率相关性分析 | 第25页 |
·耐冷性分级 | 第25-26页 |
·低温对千粒重大小的影响 | 第26-28页 |
·人工控温处理时各组合的千粒重变化 | 第26页 |
·自然状态下分期播种各组合的千粒重变化 | 第26-28页 |
3 讨论 | 第28-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作者简历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