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方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前言 | 第7页 |
1 研究方法 | 第7-9页 |
·资料来源及收集标准 | 第7页 |
·整理原则 | 第7-8页 |
·症状归类方法 | 第8页 |
·舌脉统计方法 | 第8页 |
·方证筛选方法 | 第8-9页 |
·药物分析方法 | 第9页 |
2 统计分析及研究结果 | 第9-15页 |
·大柴胡汤的古代方剂文献统计 | 第9-15页 |
·同名同方 | 第9-10页 |
·同名异方 | 第10-12页 |
·异名类方 | 第12-14页 |
·古方适应病症 | 第14-15页 |
3 大柴胡汤的现代临床应用统计 | 第15-21页 |
·资料来源与分布 | 第15页 |
·性别与年龄分布 | 第15-16页 |
·性别 | 第15-16页 |
·年龄 | 第16页 |
·发病时间 | 第16页 |
·病种统计分析 | 第16-18页 |
·症状统计分析 | 第18-21页 |
·全身症状 | 第18-19页 |
·二便情况 | 第19页 |
·舌脉情况 | 第19-21页 |
4 药物应用分析 | 第21-23页 |
·原方各药运用情况 | 第21-22页 |
·关于加味药 | 第22-23页 |
5 讨论 | 第23-34页 |
·大柴胡汤古代文献研究结果 | 第23-25页 |
·大柴胡汤的经典方证 | 第23-24页 |
·大柴胡汤证的病机 | 第24-25页 |
·大柴胡汤经典方证与组方结构的关系 | 第25页 |
·同名异方的主治及病机 | 第25-26页 |
·大柴胡汤证现代文献研究结果 | 第26-29页 |
·大柴胡汤方证的基本构成 | 第26-28页 |
·大柴胡汤证的疾病分布规律 | 第28页 |
·大柴胡汤加减的规律探讨 | 第28-29页 |
·古今大柴胡汤运用比较 | 第29-31页 |
·病证比较 | 第29-30页 |
·方证比较 | 第30-31页 |
·大柴胡汤的几个问题分析 | 第31-33页 |
·关于原方有无大黄的问题 | 第31-32页 |
·关于白芍与赤芍 | 第32页 |
·关于枳实与枳壳 | 第32-33页 |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第33-34页 |
·存在问题 | 第33-34页 |
·大柴胡汤证研究的展望 | 第34页 |
6 结语 | 第34-35页 |
7 引用文献 | 第35-36页 |
附录一:大柴胡汤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综述) | 第36-43页 |
附录二:古今医案选辑 | 第43-51页 |
附录三: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附录四:参考书目 | 第60-64页 |
附录五:发表论文 | 第64-74页 |
谢辞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