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页 |
| 一、诗文意象的审美选择 | 第8-16页 |
| (一) 诗文意象分类 | 第8-11页 |
| (二) 诗文意象解读 | 第11-16页 |
| 二、主题内蕴的多重构建 | 第16-31页 |
| (一) 爱与美的执着追求 | 第16-22页 |
| (二) 梦与实的深层反观 | 第22-25页 |
| (三) 生与死的终极思考 | 第25-31页 |
| 三、主观情境的审美内涵 | 第31-37页 |
| (一) 如梦如烟的诗意境界 | 第31-34页 |
| (二) 亦真亦幻的构筑方式 | 第34-37页 |
| 四、互融互通的审美品格 | 第37-46页 |
| (一) 诗的散文化历程 | 第37-43页 |
| (二) 散文的诗化特征 | 第43-46页 |
| 五、“独语”诗文的审美渊源 | 第46-52页 |
| (一) 中国古典诗赋的熏染 | 第47-49页 |
| (二) 中西近现代文学营养的汲纳 | 第49-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注释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 致 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