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历程的简要回顾与困境分析 | 第14-24页 |
2.1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历程的简要回顾 | 第14-20页 |
2.1.1 1982年机构改革 | 第14-15页 |
2.1.2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 | 第15-16页 |
2.1.3 1993年的行政改革 | 第16-17页 |
2.1.4 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 | 第17-19页 |
2.1.5 2003年机构改革 | 第19-20页 |
2.2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困境的制度分析 | 第20-24页 |
2.2.1 影响行政改革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20-21页 |
2.2.2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困境 | 第21-22页 |
2.2.3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困境的制度分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制度创新是行政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主要途径 | 第24-27页 |
3.1 制度创新:政府的基本职能 | 第24-25页 |
3.2 制度创新:行政改革的目标取向 | 第25-26页 |
3.3 制度创新:行政改革走出困境的有效手段 | 第26-27页 |
第四章 行政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定义及其本质 | 第27-31页 |
4.1 政府行政改革的含义及本质 | 第27-28页 |
4.2 制度创新的含义及模型分析 | 第28-31页 |
4.2.1 制度创新的含义 | 第28页 |
4.2.2 制度创新的模型分析 | 第28-30页 |
4.2.3 其他理论分析 | 第30页 |
4.2.4 制度创新理论的述评 | 第30-31页 |
第五章 政府制度创新的内涵 | 第31-38页 |
5.1 政府制度创新的条件制约 | 第31-33页 |
5.2 政府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 | 第33-36页 |
5.3 政府制度创新的规划方式 | 第36-38页 |
第六章 中国当代政府制度创新应是一项政府综合创新 | 第38-41页 |
6.1 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统一的政府综合创新 | 第38-39页 |
6.2 狭义政府与广义政府及“政府体系”的综合创新 | 第39-40页 |
6.3 政府理论、制度、技术、实践的综合创新 | 第40-4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承诺书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