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9页 |
一、关于《涅槃经》 | 第12-15页 |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汉魏时期《泥洹经》的汉译 | 第19-29页 |
一、支谶译《泥洹经》 | 第19-22页 |
二、支谦译《泥洹经》 | 第22-29页 |
第二章 西晋《泥洹经》译本 | 第29-64页 |
一、法护与《方等泥洹经》 | 第29-50页 |
(一) 竺法护译经 | 第29-37页 |
(二) 法护译《方等泥洹经》 | 第37-45页 |
(三) 《方等泥洹经》的涅槃说 | 第45-50页 |
二、白法祖译《佛般泥洹经》 | 第50-64页 |
第三章 东晋《泥洹经》译本 | 第64-103页 |
一、法显与《泥洹经》 | 第64-88页 |
(一) 释法显西行求法 | 第64-70页 |
(二) 法显译双卷本《方等泥洹经》(今三卷本《大般涅槃经》) | 第70-82页 |
(三) 法显译六卷本《泥洹经》 | 第82-88页 |
二、不载译人附东晋录之《泥洹经》 | 第88-103页 |
第四章 晋末及南北朝时期《涅槃经》的汉译 | 第103-125页 |
一、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北本) | 第103-107页 |
二、南朝宋慧严等人加治《大般涅槃经》本(南本) | 第107-112页 |
三、北本、南本《涅槃经》之品目、卷数及南本的改治 | 第112-120页 |
四、智猛译《泥洹经》 | 第120-125页 |
第五章 《涅槃经》之余 | 第125-136页 |
一、《大般涅槃经荼昆分》(《大般涅槃经后分》) | 第125-129页 |
二、其他诸本涅槃之余经 | 第129-136页 |
(一) 法护译《般泥洹后灌腊经》 | 第129-130页 |
(二)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 | 第130-131页 |
(三) 东晋昙无兰译《迦葉赴佛般涅槃经》 | 第131-133页 |
(四) 鸠摩罗什译《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 第133-136页 |
第六章 晋唐时期的涅槃信仰(上) | 第136-154页 |
一、《涅槃经》的流布与宣化 | 第136-154页 |
(一) “涅槃”及《涅槃经》的传讲 | 第136-147页 |
(二) 《涅槃经》无量功德的宣化与信仰 | 第147-154页 |
第七章 晋唐时期的涅槃信仰(下) | 第154-173页 |
一、众生皆有“佛性”与“成佛”的信仰 | 第154-163页 |
二、从“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的信仰 | 第163-173页 |
结论 | 第173-181页 |
附图一:斯2311号 | 第178-179页 |
附图二:北周高祖文帝庙碑佛像 | 第179-180页 |
附图三:《敦煌宝藏》美1554号 | 第180-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91页 |
附录 | 第191-192页 |
后记 | 第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