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3页 |
1.1 子波理论的发展 | 第8-9页 |
1.2 信号处理的解析子波分析 | 第9-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2 广义子波构造理论 | 第13-25页 |
2.1 子波构造的发展过程 | 第13-16页 |
2.2 广义子波构造理论 | 第16-19页 |
2.3 广义 B-L子波构造 | 第19-24页 |
2.3.1 Battle-Lemarie(BL)子波 | 第19-22页 |
2.3.2 广义 Battle-Lemarie(BL)子波 | 第22-24页 |
2.4 小结 | 第24-25页 |
3 广义子波函数迭代算法研究 | 第25-34页 |
3.1 广义尺度函数和小波函数 | 第25-31页 |
3.1.1 广义尺度函数φ_τ(t)迭代算法 | 第25-27页 |
3.1.2 广义子波函数ψ_τ(t)有穷项求和的计算机实现算法 | 第27-31页 |
3.2 广义 BL子波尺度函数和小波函数性质 | 第31-33页 |
3.3 小结 | 第33-34页 |
4 解析子波及其变换 | 第34-45页 |
4.1 解析信号与 Hilbert变换 | 第34-36页 |
4.2 解析子波 | 第36-41页 |
4.2.1 解析子波定义和构造条件 | 第36-39页 |
4.2.2 基于广义化理论的解析子波构造 | 第39-41页 |
4.2.3 解析子波性质 | 第41页 |
4.3 解析子波变换及快速算法 | 第41-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5 信号的解析子波分析 | 第45-58页 |
5.1 解析子波提取瞬时参数原理 | 第45-48页 |
5.2 解析子波变换识别局部畸变信号特征原理 | 第48-51页 |
5.2.1 解析子波变换相位分析法 | 第48-49页 |
5.2.2 三种局部轻微畸变信号的CWTP变换法 | 第49-51页 |
5.3 解析子波变换的抗噪性能分析 | 第51-56页 |
5.3.1 非线性子波变换阈值法去噪原理 | 第52-53页 |
5.3.2 基于解析子波阈值法去噪原理 | 第53-56页 |
5.4 解析子波变换的尺度选择 | 第56-57页 |
5.5 小结 | 第57-58页 |
6 基于 CWTP算法的数字调制信号类型识别 | 第58-67页 |
6.1 数字调制方式 | 第58-59页 |
6.1.1 振幅键控信号(ASK) | 第58页 |
6.1.2 频移键控信号(MFSK) | 第58-59页 |
6.1.3 相移键控(MPSK)信号 | 第59页 |
6.2 调制信号的解析子波变换 | 第59-63页 |
6.2.1 对 QFSK信号的分析 | 第59-61页 |
6.2.2 对 QPSK信号的分析 | 第61-63页 |
6.3 通讯信号类型的识别 | 第63-66页 |
6.3.1 CWTP变换识别调制类型原理 | 第63页 |
6.3.2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 第63-66页 |
6.4 小结 | 第66-67页 |
结束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73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73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