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4页 |
第一部分 两种脂溶性抗癌中药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载药过程比较 | 第14-66页 |
一、仪器及试药 | 第15页 |
二、实验内容与结果 | 第15-61页 |
(一) 沉淀法制备Cu-PLA-NP的工艺研究 | 第15-37页 |
1.Cu-PLA-NP中药物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5-18页 |
2.Cu原料药中CuB的含量测定 | 第18页 |
3.Cu-PLA-NP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18-37页 |
(二) 沉淀法制备Cur-PLA-NP的工艺研究 | 第37-53页 |
1.Cur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7-39页 |
2.Cur的稳定性考察 | 第39-44页 |
3.Cur-PLA-NP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44-53页 |
(三) 沉淀法制备Cu-PLA-NP和Cur-PLA-NP的载药过程比较 | 第53-61页 |
1.丙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53-55页 |
2.Cu-PLA-NP的载药过程考察 | 第55-56页 |
3.Cur-PLA-NP的载药过程考察 | 第56-57页 |
4.Cu-PLA-NP和Cur-PLA-NP的载药过程比较 | 第57-61页 |
三、结论与讨论 | 第61-66页 |
第二部分 姜黄素聚乳酸纳米粒冻干针剂的研究 | 第66-87页 |
一、仪器及试药 | 第66-67页 |
二、实验内容与结果 | 第67-85页 |
(一) Cur-PLA-NP胶体溶液的稳定性考察 | 第67-69页 |
1.物理稳定性 | 第67-68页 |
2.化学稳定性 | 第68-69页 |
(二) Cur-PLA-NP冻干针剂的处方与工艺研究 | 第69-71页 |
1.Cur-PLA-NP冻干针剂的处方筛选 | 第69-70页 |
2.Cur-PLA-NP冻干工艺的确定 | 第70-71页 |
(三) Cur-PLA-NP冻干针剂的相关性质考察 | 第71-85页 |
1.Cur-PLA-NP冻干针剂的制剂学性质 | 第71-73页 |
2.Cur-PLA-NP冻干针剂的总药物含量与纳米粒的包封率 | 第73-74页 |
3.Cur-PLA-NP冻干针剂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74页 |
4.Cur-PLA-NP冻干针剂体外释药规律的研究 | 第74-85页 |
三、结论与讨论 | 第85-87页 |
第三部分 Cur-PLA-NP冻干针剂的体内分布及经时变化规律 | 第87-111页 |
一、仪器、试药及动物 | 第87-88页 |
二、实验内容与结果 | 第88-109页 |
(一) 生物样品中Cur的HPLC检测方法研究 | 第88-96页 |
1.色谱条件与色谱图 | 第88-90页 |
2.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 第90页 |
3.萃取剂的选择 | 第90-92页 |
4.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92-93页 |
5.精密度试验 | 第93-95页 |
6.准确度试验 | 第95-96页 |
(二) Cur-PLA-NP冻干针剂和Cur注射剂静脉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经时变化规律研究 | 第96-109页 |
1.实验方法 | 第96-97页 |
2.实验结果 | 第97-99页 |
3.体内分布及经时变化比较 | 第99-107页 |
4.靶向性分析及评价 | 第107-109页 |
三、结论与讨论 | 第109-111页 |
结论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7页 |
综述: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 第117-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