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生理心理学论文

基于社会心理学的侵犯驾驶行为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第一部分 引言第8-24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侵犯驾驶行为的研究回顾第9-15页
  1. 侵犯驾驶行为的界定第9-10页
  2. 侵犯驾驶行为的分类研究第10-11页
  3. 侵犯驾驶行为的具体表现第11页
  4. 侵犯驾驶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1-14页
  5. 侵犯驾驶行为的测量方法第14页
  6. 侵犯驾驶行为研究的不足第14-15页
 三、机动车驾驶员驾驶中的外在动机研究第15-17页
  1. 驾驶行为层序模型第16页
  2. 零危险理论第16-17页
 四、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回顾第17-23页
  1. 理论框架第17-20页
  2. 计划行为理论的广泛应用第20-21页
  3. 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方法第21-23页
 五、研究目的第23-24页
第二部分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4-31页
 一、本研究的理论构思和假设第24-25页
 二、研究方法第25-31页
  1. 研究方法和过程第25页
  2. 被试第25-26页
  3. 研究的问卷第26-29页
  4. 研究的录像第29页
  5. 研究的步骤第29-31页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第31-46页
 一、驾驶员自我报告的侵犯驾驶行为方式状况第31-32页
 二、侵犯驾驶行为的因素分析第32-33页
 三、侵犯驾驶行为各因素的人口统计学分析第33-36页
  1. 侵犯驾驶行为在年龄上的差异分析第34页
  2. 侵犯驾驶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第34页
  3. 侵犯驾驶行为在驾龄上的差异分析第34-35页
  4. 侵犯驾驶行为在学历上的差异分析第35页
  5. 侵犯驾驶行为在驾驶员类型上的差异分析第35-36页
  6. 侵犯驾驶行为在地域上的差异分析第36页
 四、驾驶员侵犯驾驶行为的预测第36-46页
  1.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第36-37页
  2. 驾驶员态度对行为的预测研究第37-38页
  3. 侵犯驾驶行为预测模型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第38页
  4. 侵犯驾驶行为预测模型的研究第38-39页
  5. 侵犯驾驶行为预测中的性别差异研究第39-43页
  6. 侵犯驾驶行为预测中的驾龄差异研究第43-46页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第46-55页
 一、研究的结果讨论第46-52页
  1. 侵犯驾驶行为的状况研究第46-47页
  2.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侵犯驾驶行为的影响第47-50页
  3. 侵犯驾驶行为预测模型的研究第50-52页
 二、驾驶员行为矫正及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第52-55页
  1. 驾驶员驾驶行为矫正第52-54页
  2. 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第54-55页
第五部分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意义和创新点第55-58页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意义第55-57页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55页
  2. 本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第55-57页
 二、本研究的不足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PS的互联型IPSec VPN中策略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