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环境温度对生长育肥猪蛋白质和能量代谢及利用影响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英文摘要第12-15页
符号说明第15-16页
第一部分 前言第16-19页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第19-37页
 1. 动物体温调节机理第19-21页
 2. 环境温度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第21-25页
  2.1 环境温度对生长猪采食量和采食行为的影响第21-24页
   2.1.1 低温对采食量的影响第21-22页
   2.1.2 高温对采食量的影响第22-23页
   2.1.3 环境温度对采食行为的影响第23-24页
  2.2 环境温度对生长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第24-25页
 3. 环境温度对蛋白质沉积和脂肪沉积的影响第25-28页
  3.1 适宜温度下蛋白质沉积和脂肪沉积所需能量及其效率第25页
  3.2 低温对蛋白质沉积和脂肪沉积的影响第25-26页
  3.3 高温对蛋白质沉积和脂肪沉积的影响第26-27页
  3.4 环境温度对生长猪胭体组成的影响第27-28页
 4. 环境温度对生长猪产热和能量利用的影响第28-32页
  4.1 低温对生长猪产热的影响第29-30页
  4.2 高温对生长猪产热的影响第30-31页
  4.3 环境温度对生长猪能量利用率的影响第31-32页
 5. 环境温度对能量需要量影响模型第32-37页
第三部分 试验研究第37-8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43页
  1.1 试验动物和场地第37页
  1.2 试验设计第37-39页
   1.2.1 高温对20-100kg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1.2.2 低温对20-40kg和60-80kg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第38页
   1.2.3 高温对生长育肥猪氮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第38页
   1.2.4 高温对生长育肥猪蛋白质、脂肪和能量沉积及产热的影响第38-39页
  1.3 试验日粮第39页
  1.4 猪舍与猪笼的消毒第39页
  1.5 饲养管理第39页
  1.6 试验温度控制、猪称重和试验记录第39-41页
  1.7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第41-43页
   1.7.1 测定指标第41页
   1.7.2 测定方法第41-43页
  1.8 资料的处理和统计分析第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71页
  2.1 试验运行情况第43-45页
   2.1.1 高温试验第43页
   2.1.2 低温试验第43-45页
  2.2 环境温度对不同体重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第45-49页
   2.2.1 对采食量的影响第45-46页
   2.2.2 对日增重的影响第46-48页
   2.2.3 对料重比的影响第48-49页
  2.3 环境温度对不同体重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模式第49-53页
   2.3.1 高温对不同体重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模式第49-50页
   2.3.2 低温不同体重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模式第50-51页
   2.3.3 低温和高温对20-40和60-80kg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模式第51-52页
   2.3.4 高温和体重对20-100kg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模式第52-53页
  2.4 高温对生长猪能量代谢和氮代谢影响第53-63页
   2.4.1 消化代谢试验期间的生产性能第53页
   2.4.2 高温对生长猪育肥能量代谢的影响第53-57页
   2.4.3 高温对生长育肥猪氮代谢的影响第57-60页
   2.4.4 环境温度对生长育肥猪能量摄入量的影响第60-62页
   2.4.5 环境温度对生长育肥猪能重比(MEI/gain)的影响第62-63页
  2.5 高温对生长猪蛋白质沉积、脂肪沉积、产热和能量利用影响的研究第63-71页
   2.5.1 屠宰猪体成分第63-66页
   2.5.2 全部个体蛋白质、脂肪和能量沉积的估计第66页
   2.5.3 高温对蛋白质沉积和脂肪沉积的影响第66-68页
   2.5.4 高温对生长猪能量平衡的影响第68-71页
 3. 讨论第71-88页
  3.1 高温和低温生产性能的影响第71-75页
   3.1.1 对采食量的影响第71-73页
   3.1.2 对日增重的影响第73-74页
   3.1.3 对料重比的影响第74-75页
  3.2 环境温度对能量和氮代谢的影响第75-78页
   3.2.1 高温对能量消化和代谢的影响第75-76页
   3.2.2 不同环境温度下能量摄入量第76页
   3.2.3 高温对氮消化和代谢的影响第76-78页
  3.3 高温对蛋白质、脂肪、产热和能量沉积的影响第78-79页
   3.3.1 高温对胴体组成的影响第78页
   3.3.2 高温对蛋白质沉积和脂肪沉积的影响第78-79页
   3.3.3 高温下的产热、能量利用效率和额外能量消耗第79页
  3.4 低温和高温下的额外体温调节能量第79-81页
   3.4.1 低温下代谢能摄入量的增加第79-80页
   3.4.2 高温下的额外体温调节能量第80-81页
  3.5 不同环境温度下能量需要量的调整第81-88页
   3.5.1 与 NRC(1998)的比较第81-86页
   3.5.2 本研究推荐模型第86-88页
 4. 结论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8页
致谢第98-99页
攻博期间出版的著作(教材)和发表的论文目录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旅行社人才开发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Web Services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