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CPv6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DHCPv6协议的发展背景 | 第10-11页 |
·本论文研究背景 | 第11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DHCPV6原理分析 | 第13-38页 |
·DHCP常用术语定义 | 第13-14页 |
·DHCPv4和DHCPv6协议的比较分析 | 第14-19页 |
·地址 | 第14-15页 |
·UDP端口 | 第15页 |
·多穴地址请求 | 第15页 |
·消息格式 | 第15-17页 |
·选项格式 | 第17-18页 |
·地址前缀分配 | 第18-19页 |
·DHCPv6消息类型 | 第19-20页 |
·DHCPv6客户/服务器消息交互模式 | 第20-22页 |
·两消息交互模式 | 第20-22页 |
·四消息交互模式 | 第22页 |
·DHCPv6可靠性传输 | 第22-24页 |
·DHCPv6选项 | 第24-34页 |
·客户标识符选项 | 第24-25页 |
·服务器标识符选项 | 第25页 |
·非临时地址标识符关联选项 | 第25-26页 |
·临时地址标识符关联选项 | 第26页 |
·IA地址选项 | 第26-27页 |
·选项请求选项 | 第27-28页 |
·优先级选项 | 第28页 |
·流逝时间选项 | 第28页 |
·中继消息选项 | 第28-29页 |
·验证选项 | 第29-30页 |
·服务器单播选项 | 第30页 |
·状态码选项 | 第30-31页 |
·快速应答选项 | 第31页 |
·用户类选项 | 第31-32页 |
·厂商类选项 | 第32页 |
·指定厂商信息选项 | 第32-33页 |
·接口ID选项 | 第33页 |
·重配置消息选项 | 第33-34页 |
·重配置接受选项 | 第34页 |
·DHCPv6协议安全性 | 第34-38页 |
·IPsec机制 | 第34-35页 |
·DHCPv6验证机制 | 第35-38页 |
第3章 DHCPV6协议软件的分析和设计 | 第38-64页 |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 第38-39页 |
·DHCPv6协议软件的总体框架 | 第39-41页 |
·总体框架结构图 | 第39-40页 |
·各功能模块简述 | 第40-41页 |
·协议软件的UML用例图描述 | 第41-43页 |
·各模块的类模型设计 | 第43-50页 |
·CLIENT类模型 | 第43页 |
·SERVER类模型 | 第43-44页 |
·RELAY类模型 | 第44-45页 |
·信息配置管理类模型 | 第45-46页 |
·接口管理类模型 | 第46-47页 |
·地址管理类模型 | 第47页 |
·传输管理类模型 | 第47-48页 |
·消息管理类模型 | 第48-49页 |
·选项管理类模型 | 第49-50页 |
·DHCPv6顺序图 | 第50-53页 |
·CLIENT顺序图 | 第50-52页 |
·RELAY顺序图 | 第52页 |
·SERVER顺序图 | 第52-53页 |
·状态机设计 | 第53-57页 |
·CLIENT状态机 | 第54-56页 |
·IA状态机 | 第56-57页 |
·定时器设计 | 第57-61页 |
·CLIENT重传定时器 | 第57-58页 |
·CLIENT端T1定时器 | 第58-59页 |
·CLIENT端T2定时器 | 第59-60页 |
·地址租用定时器 | 第60-61页 |
·CLIENT可靠性重传机制 | 第61-62页 |
·SERVER地址分配策略 | 第62-64页 |
第4章 DHCPV6协议实现 | 第64-88页 |
·主要的公共参数定义 | 第64-66页 |
·主要的公共类实现 | 第66-70页 |
·TCfgMgr类 | 第66-67页 |
·TifaceMgr类 | 第67页 |
·TifaceIface类 | 第67页 |
·TstationRange类 | 第67-68页 |
·TaddrMgr类 | 第68页 |
·TaddrClient类 | 第68页 |
·TAddrIA类 | 第68-69页 |
·TAddrAddr类 | 第69页 |
·TMsg类 | 第69-70页 |
·TOpt类 | 第70页 |
·CLIENT端主要类实现 | 第70-78页 |
·TDHCPClient类 | 第71-72页 |
·TclntIfaceMgr类 | 第72-73页 |
·TclntAddrMgr类 | 第73-74页 |
·TclntCfgMgr类 | 第74-75页 |
·TClntTransMgr类 | 第75-77页 |
·TClntMsg类 | 第77-78页 |
·TclntCfgGroup类 | 第78页 |
·TclntCfgIA类 | 第78页 |
·TclntCfgAddr类 | 第78页 |
·SERVER端主要类实现 | 第78-84页 |
·TDHCPServer类 | 第79页 |
·TsrvIfaceMgr类 | 第79-80页 |
·TsrvAddrMgr类 | 第80页 |
·TSrvCfgMgr类 | 第80-81页 |
·TsrvTransMgr类 | 第81-82页 |
·TSrvMsg类 | 第82-83页 |
·TsrvCfgIface类 | 第83页 |
·TsrvCfgAddrClass类 | 第83-84页 |
·RELAY端主要数据对象 | 第84-86页 |
·TDHCPRelay类 | 第84页 |
·TRlyifaceMgr类 | 第84-85页 |
·TRlyCfgMgr类 | 第85页 |
·TRlyTransMgr类 | 第85-86页 |
·TRlyMsg类 | 第86页 |
·LOG功能具体实现 | 第86-88页 |
第5章 软件测试 | 第88-91页 |
·测试环境 | 第88页 |
·测试用例及结果 | 第88-91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91-93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91-92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