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对新疆区域经济差距进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9-14页 |
第二章 新疆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的分析 | 第14-29页 |
·对新疆各经济区域的划分 | 第14-17页 |
·经济区域划分的原因、依据 | 第14-15页 |
·新疆经济区域划分的原因,具体划分方案 | 第15-17页 |
·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相关说明 | 第17-21页 |
·区域经济差异测度指标的选取 | 第17-19页 |
·区域经济差异中指标的价格计算方法 | 第19页 |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兵团数据的处理 | 第19页 |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时间序列 | 第19-20页 |
·区域经济差异的定量分析与方法 | 第20-21页 |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 第21-29页 |
·绝对差异分析 | 第21-25页 |
·相对差异分析 | 第25-26页 |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62页 |
·经济发展基础差异 | 第29-35页 |
·解放初期新疆各区域发展基础 | 第29-30页 |
·1952-1978 年期间的区域政策及其作用 | 第30-33页 |
·改革开放以前各区域的发展基础对改革开放以后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33-35页 |
·区位与自然资源条件 | 第35-40页 |
·区位条件 | 第35-38页 |
·自然资源条件 | 第38-40页 |
·经济因素 | 第40-47页 |
·各区域非国有经济发育程度及产业结构的因素 | 第40-41页 |
·投资因素 | 第41-46页 |
·市场化因素 | 第46-47页 |
·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因素 | 第47-52页 |
·“六五”时期 | 第48页 |
·“七五”时期 | 第48-50页 |
·“八五”时期 | 第50页 |
·“九五”时期 | 第50-51页 |
·“十五”时期 | 第51-52页 |
·社会文化因素 | 第52-61页 |
·人口因素 | 第52-57页 |
·教育因素 | 第57-58页 |
·城市化因素 | 第58-60页 |
·科技因素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差异调控的思考 | 第62-69页 |
·对区域经济差异调控的必要性,可能性 | 第62-63页 |
·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调控的必要性 | 第62-63页 |
·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调控的可能性 | 第63页 |
·对已实践的两种区域经济差异调控战略的分析 | 第63-66页 |
·均衡与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第64-65页 |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及效果 | 第65-66页 |
·区域经济差异调控的全新战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 第66-69页 |
第五章 对新疆采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调控区域经济差异措施的建议 | 第69-82页 |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应具有的目标 | 第69-70页 |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具体实施面临的约束条件 | 第70-73页 |
·政府的协调能力 | 第70-71页 |
·市场化条件下,各区域之间的发展竞争、利益矛盾 | 第71-72页 |
·协调发展的体制障碍 | 第72-73页 |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 第73-81页 |
·新疆自治区各级政府应加快各项制度的改革,构建有利于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 | 第74-75页 |
·建立规范的空间转移支付制度,扶助新疆落后地区的发展 | 第75-77页 |
·建设区域性增长核心区,促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 第77-78页 |
·加快区域的交通干线建设 | 第78页 |
·组织区域合作,促进落后区域经济发展 | 第78-79页 |
·引导民间力量参与 | 第79页 |
·消除绝对贫困 | 第79-80页 |
·严格控制落后区域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科技水平 | 第80-81页 |
·重视依靠法律来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 第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后记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