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图像的图案纹理映射研究及其网络化应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引言第8-10页
  1.1.1 基于图像绘制技术第8-9页
  1.1.2 图案应用的必要性及相关计算机研究领域第9-10页
  1.1.3 图案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0页
  1.1.4 基于图像绘制技术在图案效果仿真领域的应用第10页
 1.2 目前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第10-11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场景表面形变控制网格划分与调整第13-21页
 2.1 网格划分总体思想第13页
 2.2 网格划分的关键:三次参数样条曲线第13-18页
  2.2.1 三次参数样条曲线的应用第13-14页
  2.2.2 三次参数样条曲线的表示第14-16页
  2.2.3 三次参数样条曲线的生成第16-18页
 2.3 初始网格区域及网格划分生成第18-20页
  2.3.1 网格边界第18页
  2.3.2 网格顶点计算第18-19页
  2.3.3 网格上的纹理映射处理第19-20页
 2.4 交互式网格调整方法第20页
 2.5 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基于向量运算的图案纹理映射算法第21-31页
 3.1 基于图像的图案效果展示中对纹理映射的要求第21页
 3.2 基于向量运算的映射对应点获取算法第21-24页
 3.3 图案纹理像素对应后的图像变换插值算法第24-26页
  3.3.1 最邻近插值第24页
  3.3.2 双线性内插值第24-25页
  3.3.3 三次卷积法插值第25-26页
 3.4 基于向量运算的纹理映射算法在三维场景中的应用第26-30页
  3.4.1 基于向量运算的纹理映射在三维场景中的扩展应用第26页
  3.4.2 三维场景绘制的基本图形学形式组织第26页
  3.4.3 三维场景中基于向量运算的纹理映射点对应第26-30页
 3.5 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基于亮度的真实感图像融合处理第31-39页
 4.1 基于图象处理的图案场景效果真实感显示的要求第31页
 4.2 相关色彩空间背景第31-36页
  4.2.1 色彩的含义及属性第31-32页
  4.2.2 颜色表示系统第32-34页
  4.2.3 RGB色彩空间与HSV色彩空间之间的转换第34-36页
 4.3 基于亮度的场景真实感图像融合第36-38页
  4.3.1 图案于场景映射中的真实感要素分析第36页
  4.3.2 亮度融合算法的基本思想第36页
  4.3.3 亮度融合算法形式化表示第36-37页
  4.3.4 亮度融合算法与其他图像处理软件的真实感效果比较第37-38页
 4.4 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基于曲率半径的区域边界多边形化第39-42页
 5.1 映射区域边界多边形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39页
 5.2 映射区域边界多边形化算法第39-41页
 5.3 小结第41-42页
第六章 基于Web Services的图案效果展示网络应用模式第42-51页
 6.1 图案效果展示网络应用已成必然第42页
 6.2 图案效果展示网络化应用模式第42-49页
  6.2.1 基于ActiveX技术的软件远程发布第42-43页
  6.2.2 Web Service概念体系第43-49页
   6.2.2.1 Web Services模型第43-44页
   6.2.2.2 Web Services协议栈第44页
    6.2.2.3 服务的请求响应机制第44-45页
   6.2.2.4 SOAP通信体系结构第45-46页
   6.2.2.5 图案效果展示的Web集成框架第46-48页
   6.2.2.6 客户端浏览器与服务器交互分析第48-49页
 6.3 图案效果展示网络应用实例第49-50页
 6.4 小结第50-51页
第七章 纹理映射结果分析与图案实景效果网上虚拟展示系统第51-63页
 7.1 纹理映射结果分析第51-52页
 7.2 图案实景效果网上虚拟展示系统第52-62页
  7.2.1 系统概况第52页
  7.2.2 虚拟效果展示子系统第52-55页
   7.2.2.1 虚拟效果展示子系统所设计的用户工作流程第52-53页
   7.2.2.2 虚拟效果展示子系统的实现第53-55页
    7.2.2.2.1 网络化虚拟效果展示系统的客户端主界面第53-54页
    7.2.2.2.2 场景列表第54页
    7.2.2.2.3 纹理列表第54页
    7.2.2.2.4 效果展示第54页
    7.2.2.2.5 工具栏第54-55页
  7.2.3 场景远程设计子系统(场景创作子系统)第55-58页
   7.2.3.1 场景创作子系统所设计的设计师工作流第55页
   7.2.3.2 场景创作子系统的实现第55-58页
    7.2.3.2.1 场景创作子系统主界面第55-56页
    7.2.3.2.2 网格生成操作示例第56-58页
    7.2.3.2.3 边界生成操作示例第58页
  7.2.4 场景纹理管理子系统第58-62页
   7.2.4.1 场景纹理管理子系统管理员工作流第58-59页
   7.2.4.2 场景纹理管理子系统的实现第59-62页
    7.2.4.2.1 场景纹理管理子系统的主界面第59-60页
    7.2.4.2.2 添加场景及配置第60-61页
    7.2.4.2.3 添加纹理第61页
    7.2.4.2.4 场景、纹理列表第61-62页
 7.3 小结第62-63页
第八章 总结和未来的工作第63-65页
 8.1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第63-64页
 8.2 下一步的工作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本人读硕期间发表与录用的学术论文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职院校化学分析实验中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工字钢梁截面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