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1 公司人格否认之否认的前提——功能紊乱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 第10-16页 |
| ·现有公司人格否认理论的适用标准 | 第10-12页 |
| ·我国法学家对公司人格否认适用标准的认定 | 第12-14页 |
| ·公司人格否认的实践与批判 | 第14-16页 |
| 2 公司人格否认之否认的理论基础——以股东有限责任为轴心 | 第16-28页 |
| ·公司人格及股东有限责任的演化 | 第16-22页 |
| ·公司人格的独立化 | 第16-18页 |
| ·股东有限责任的出现及发展 | 第18-20页 |
| ·有限责任的异化及限制 | 第20-22页 |
| ·股东有限责任的新内涵 | 第22-28页 |
| ·公司本质的契约理论 | 第22-24页 |
| ·效率角度的有限责任制度 | 第24-28页 |
| 3 公司人格否认之否认制度的构建 | 第28-35页 |
| ·公司人格否认之否认的制度背景分析 | 第28-31页 |
| ·公司人格否认之否认的责任构建 | 第31-35页 |
| ·自然人股东责任 | 第31-33页 |
| ·关系企业及企业责任 | 第33-35页 |
| 4 公司人格否认之否认的适用及展望 | 第35-41页 |
| ·我国股东有限责任的调整现实 | 第35-37页 |
| ·我国公司法的修正与补充 | 第37-41页 |
| ·自然人股东的责任适用 | 第37-39页 |
| ·关系企业责任的适用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附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部分) | 第44-45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