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第一部分 行政诉讼中和解的基本理论 | 第8-15页 |
一、 行政诉讼中和解的涵义 | 第8-12页 |
(一) 诉讼中和解的涵义 | 第8-11页 |
(二) 行政诉讼中和解的涵义 | 第11-12页 |
二、 行政诉讼中和解的性质 | 第12-13页 |
三、 行政诉讼中和解的现状 | 第13-15页 |
第二部分 行政诉讼中和解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15-32页 |
一、 行政诉讼中和解制度建立与否的争论 | 第15-17页 |
(一) 反对的观点 | 第15-16页 |
(二) 赞成的观点 | 第16-17页 |
二、 行政诉讼中和解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 第17-26页 |
(一) 依法行政的要求 | 第17-18页 |
(二) 监督行政的要求 | 第18-21页 |
(三) 行政诉讼经济的要求 | 第21-23页 |
(四) 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要求 | 第23-25页 |
(五) 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要求 | 第25-26页 |
三、 行政诉讼中和解建立的可行性 | 第26-32页 |
(一) 行政职能的转变为其建立提供了现实基础 | 第26-27页 |
(二) 行政诉讼的相关实践为其建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 第27-28页 |
(三)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广泛存在为其建立提供了“处分权”的基础 | 第28-29页 |
(四) 国外相关制度的成功实践为其建立提供了借鉴的范本 | 第29-32页 |
第三部分 行政诉讼中和解制度建立的具体构想 | 第32-53页 |
一、 行政诉讼中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32-37页 |
(一) 适用和解范围的标准说明 | 第32-34页 |
(二) 适用和解的范围 | 第34-37页 |
二、 行政诉讼中和解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7-43页 |
(一) 自愿原则 | 第38-40页 |
(二) 合法性原则 | 第40-41页 |
(三) 诚信原则 | 第41-43页 |
三、 行政诉讼中和解的要件 | 第43-47页 |
(一) 当事人就诉讼标的具有处分权 | 第43-45页 |
(二) 不违反公共利益 | 第45-46页 |
(三) 和解标的 | 第46页 |
(四) 形式要件 | 第46-47页 |
四、 诉讼中和解的一些程序 | 第47-49页 |
(一) 和解程序的启动 | 第47页 |
(二) 和解程序的进行 | 第47-48页 |
(三) 和解程序的终结 | 第48-49页 |
五、 法官在行政诉讼和解中的地位 | 第49-50页 |
六、 行政诉讼中和解的效力 | 第50-53页 |
(一) 效力概述 | 第50页 |
(二) 与效力相关的几个问题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