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仿真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1 绪 论 | 第12-18页 |
·引 言 | 第1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数控培训的特点和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学术和实用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对策 | 第14页 |
·数控培训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数控培训研究的对策 | 第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与主要工作 | 第14-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课题研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实现系统的技术流程 | 第16-18页 |
2 开放式数控仿真教学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 | 第18-26页 |
·数控仿真技术的研究概述 | 第18-21页 |
·数控仿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本系统采用的数控仿真技术 | 第20-21页 |
·数控教学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 第21-24页 |
·数控系统一般特点 | 第21页 |
·数控技术体系结构上的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教学系统开放式平台体系 | 第22-24页 |
·开发平台在数控教学系统的应用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数控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第26-38页 |
·硬件平台和系统总线的选择 | 第26-27页 |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第27-34页 |
·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 第27-29页 |
·MPC02控制卡的软硬件简介 | 第29-31页 |
·步进电机选型及其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 第31-34页 |
·数控铣床电气控制的设计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数控系统软件设计及其实现 | 第38-58页 |
·软件平台和开发工具的选用 | 第38-39页 |
·数控系统软件结构设计及其数据流程 | 第39-45页 |
·数控系统的工作过程 | 第39-41页 |
·控制系统软件结构 | 第41-45页 |
·用户层软件设计及实现 | 第45-47页 |
·人机交互界面及其功能软键的操作 | 第45-46页 |
·数控操作面板的模拟 | 第46-47页 |
·参数设置模块 | 第47页 |
·编译层软件设计及实现 | 第47-53页 |
·数控代码的编译 | 第47-52页 |
·仿真模块设计 | 第52-53页 |
·控制层软件设计及实现 | 第53-55页 |
·控制及显示模块 | 第54页 |
·加工及调整模块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5 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和主要模块的研究 | 第58-86页 |
·数控程序的编译数控 | 第58-69页 |
·数控程序及其编译的特点 | 第58-62页 |
·数控代码编译流程 | 第62-65页 |
·数控代码词法与语法正确性检查 | 第65-67页 |
·程序的编译 | 第67-69页 |
·刀具补偿的处理 | 第69-77页 |
·刀具补偿分析 | 第69-73页 |
·C刀补算法的实现 | 第73-77页 |
·循环功能的实现 | 第77-80页 |
·循环功能介绍 | 第77-79页 |
·循环功能的实现 | 第79-80页 |
·基于OpenGL的三维仿真 | 第80-84页 |
·OpenGL工作流程 | 第80-82页 |
·仿真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82-83页 |
·仿真系统的实现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6-90页 |
·主要结论 | 第86-87页 |
·展望 | 第87-90页 |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87-88页 |
·通用PC机的改进及新一代数控的设计 | 第88-90页 |
致 谢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