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论文插图目录 | 第6-7页 |
| 论文表格目录 | 第7-8页 |
| 论文中主要符号列表 | 第8-9页 |
| 第一章 、 绪论 | 第9-17页 |
| ·课题来源 | 第9-10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10-13页 |
| ·解析模型的发展 | 第10-12页 |
| ·数值模型的发展 | 第12-13页 |
| ·课题的目的、意义 | 第13-14页 |
| ·目的 | 第13页 |
| ·意义 | 第13-14页 |
| ·本课题的先进性 | 第14页 |
| ·本课题现有基础 | 第14-15页 |
| ·多晶体基体的模拟 | 第14-15页 |
| ·短纤维的产生 | 第15页 |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 复合材料性能预测基本模型 | 第17-25页 |
| ·基本理论 | 第17-19页 |
| ·代表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 | 第17页 |
| ·有效性能 | 第17-19页 |
| ·特征应变(夹杂问题) | 第19页 |
| ·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预测模型 | 第19-25页 |
| ·Eshelby's等效央杂理论 | 第19-20页 |
| ·Mori-Tanaka方法 | 第20-22页 |
| ·自洽(Self-consistent)方法 | 第22-23页 |
| ·有效介质场方法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刚度系数预测 | 第25-37页 |
| ·弹性常数简介 | 第25-26页 |
| ·复合材料刚度系数细观力学预测模型 | 第26-27页 |
| ·复合材料基体的宏观刚度 | 第26页 |
| ·复合材料的有效刚度 | 第26-27页 |
| ·实验材料及计算机数值实验 | 第27-28页 |
| ·刚度系数数值实验结果分析 | 第28-36页 |
| ·平均晶粒尺寸D一定时,增强相材料体积份额V_f对复合材料刚度系数的影响 | 第28-36页 |
| ·增强相材料体积份额V_f一定时,基体材料平均晶粒尺寸D对刚度系数的影响 | 第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预测 | 第37-49页 |
| ·热膨胀系数物理意义简介 | 第37-38页 |
| ·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预测力学模型 | 第38-39页 |
| ·复合材料基体的热膨胀系数 | 第38页 |
| ·复合材料模型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 第38-39页 |
| ·实验材料及计算机数值实验 | 第39页 |
| ·热膨胀系数数值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7页 |
| ·平均晶粒尺寸D一定时,增强相材料体积份额V_f对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 第39-47页 |
| ·增强相材料体积份额V_f一定时,基体材料平均晶粒尺寸D对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 M-T性能预测解析模型的软件化 | 第49-55页 |
| ·计算中需要确定的量 | 第49页 |
| ·编程思路及程序流程图 | 第49-54页 |
| ·M-T方法计算结果 | 第54-5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56页 |
| 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