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中学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人文教育,以人为本第9-15页
 一、 人文精神以及人文教育的内涵第9-10页
 二、 人文教育的必要性第10-15页
  1 、 实施人文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第10-12页
  2 、 人文教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第12-15页
第二章 化学教育,立国之基第15-19页
 一、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第15-16页
 二、 化学教育与化学科学第16-17页
 三、 化学教育呼唤人文教育第17-19页
第三章 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渗透的实施途径第19-49页
 一、 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渗透的实施途径第19-40页
  1 、 用现代教育理念统领教学第19-23页
   (1) 教学观第21页
   (2) 学生观第21-22页
   (3) 质量观第22页
   (4) 人才观第22页
   (5) 教师观第22-23页
  2 、 建构化学科学教育的立体结构第23-27页
   (1) 观察方法第23-25页
   (2) 发散思维第25-27页
  3 、 扩大科学教育的视野第27-30页
   (1) 培养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第28-29页
   (2) 培养敢于怀疑的批判精神第29-30页
   (3) 培养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第30页
  4 、 突破科学教育的方法论第30-34页
   (1) 直觉思维的培养第31-32页
   (2) 灵感思维的培养第32-33页
   (3) 想象力的培养第33-34页
  5 、 培植高尚的道德第34-37页
   (1) 实事求是态度的培养第34-35页
   (2) 对待科学的社会责任感的建立第35-36页
   (3) 爱国主义的养成第36-37页
  6 、 提升哲学、美学等方面的人文素质第37-40页
   (1) 提高哲学修养第37-38页
   (2) 提升审美境界第38-40页
 二、 实施人文教育对教育各要素的要求第40-49页
  1 、 对教师的要求第40-44页
   (1) 具有敏锐的人文教育意识第40-41页
   (2) 具有广博的文化素养第41-42页
   (3) 注重自身的精神示范作用第42-43页
   (4) 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第43-44页
  2 、 对学生的要求第44-46页
   (1) 关注社会、自然、他人的意识第44页
   (2) 与他人协作的意识第44-45页
   (3) 升华自我的情感第45-46页
  3 、 对教材的要求第46-49页
   (1) 有意识的在以物为主的客观事实中体现人文关怀第46-47页
   (2)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人文品格第47页
   (3) 构筑知识网络结构,创设人文精神教育“接口”第47-48页
   (4) 展示科学道德,培养科学思维,融合科学美感第48-49页
第四章 实践化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总体评价第49-56页
 一、 评价目的是“育人为本”,而不是“甄别选拔”第49-50页
 二、 评价内容主要是“非智力因素”,而不是“智力因素”第50页
 三、 评价方法应该“多元化”,不能“一元化”第50-56页
  1 、 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第51页
  2 、 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相结合第51-52页
  3 、 他评、互评与自评相结合第52-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书目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快速城镇化地区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评价与规划支撑体系
下一篇:武汉老城区社区环境更新探索--“883行动计划”背景下的社区环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