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8-35页 |
·乙型脑炎的研究进展 | 第8-32页 |
·乙型脑炎历史回顾 | 第8页 |
·乙型脑炎病原学 | 第8-9页 |
·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 | 第9-14页 |
·乙型脑炎的致病机制 | 第14页 |
·乙型脑炎的免疫学 | 第14-15页 |
·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第15-17页 |
·乙型脑炎的诊断与防治 | 第17-19页 |
·乙型脑炎疫苗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25-32页 |
·展望 | 第32页 |
·伪狂犬病病毒作为动物病毒活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32-35页 |
第2章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5-36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6-53页 |
·实验材料 | 第36-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53页 |
·乙型脑炎病毒增殖与纯化 | 第41页 |
·乙型脑炎病毒RNA提取 | 第41-42页 |
·乙型脑炎病毒PrM-E基因的RT-PCR扩增 | 第42-44页 |
·乙型脑炎病毒PrM、PrM-E、NS1基因的PCR扩增 | 第44-45页 |
·重组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45页 |
·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5页 |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的获得 | 第45-47页 |
·Southern印迹分析 | 第47-48页 |
·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 | 第48-49页 |
·微量中和试验 | 第49-50页 |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增殖 | 第50页 |
·ELISA试验 | 第50页 |
·小白鼠脾细胞的制备 | 第50页 |
·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 | 第50-51页 |
·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CTL)的诱导及测定 | 第51-52页 |
·统计方法 | 第52-53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3-74页 |
·乙型脑炎病毒PrM-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53-57页 |
·PrM-E基因的RT-PCR扩增结果 | 第53页 |
·PrM-E基因的克隆、鉴定、测序及分析 | 第53-57页 |
·表达乙型脑炎病毒主要免疫原性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 | 第57-66页 |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构建的技术路线 | 第57-61页 |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 | 第61-65页 |
·重组病毒的Western blot鉴定 | 第65-66页 |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滴度 | 第66页 |
·外源基因对重组伪狂犬病病毒在IBRS-2细胞上增殖滴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遗传稳定性 | 第67页 |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的制备 | 第67-68页 |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动物试验 | 第68-74页 |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对Balb/c小鼠的安全性试验 | 第68页 |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接种Balb/c小鼠的免疫试验 | 第68-70页 |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接种断奶仔猪的免疫试验 | 第70-74页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第74-78页 |
·讨论 | 第74-76页 |
·乙型脑炎病毒RNA基因组的提取与RT-PCR扩增 | 第74页 |
·重组中间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74页 |
·表达乙型脑炎病毒主要免疫原性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 | 第74-75页 |
·外源基因的插入对伪狂犬病病毒增殖和毒力的影响 | 第75页 |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诱导的免疫应答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96页 |
缩略词表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