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车车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摘要 | 第1-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2页 |
·大客车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 第10页 |
·有限元分析法 | 第10-12页 |
2 有限元分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 第12-15页 |
·FEA概述 | 第12页 |
·FEA国际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FEA国内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3 优化设计 | 第15-22页 |
·优化设计概述 | 第15页 |
·优化数学模型的构成要素 | 第15-17页 |
·建立数学模型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17-18页 |
·参数优化方法适用范围 | 第18-20页 |
·选择优化方法的标准及有关经验 | 第20-22页 |
4 ANSYS软件介绍及有限元分析步骤 | 第22-28页 |
·ANSYS软件介绍 | 第22-23页 |
·ANSYS的分析步骤 | 第23-28页 |
·前处理 | 第23页 |
·求解 | 第23-26页 |
·后处理 | 第26-27页 |
·ANSYS软件的特点 | 第27-28页 |
5 ANSYS软件优化功能及APDL语言 | 第28-36页 |
·ANSYS参数化分析功能 | 第28页 |
·APDL语言介绍 | 第28-30页 |
·ANSYS软件优化设计的过程与步骤 | 第30-35页 |
·优化设计的相关概念 | 第31-33页 |
·优化过程具体分析步骤 | 第33-35页 |
·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 第35-36页 |
6 客车底盘车架综述 | 第36-43页 |
·客车底盘的种类 | 第36-37页 |
·客车车架综述 | 第37-43页 |
·车架的功用 | 第37-38页 |
·对车架的要求 | 第38页 |
·车架类型的选择 | 第38页 |
·车架宽度的确定 | 第38-39页 |
·车架纵梁型式的确定 | 第39页 |
·车架横梁型式的确定 | 第39-40页 |
·车架的受载分析 | 第40-41页 |
·纵梁的弯矩计算 | 第41页 |
·车架纵梁抗弯刚度校核 | 第41-42页 |
·车架的扭转刚度 | 第42-43页 |
7 车架结构的动态分析 | 第43-50页 |
·大客车实例主参数 | 第43页 |
·模态分析的必要性和作用 | 第43页 |
·大客车车架的动力学模型建立和分析 | 第43-50页 |
·模型建立 | 第43-45页 |
·振型分析及讨论 | 第45-48页 |
·结论分析 | 第48-50页 |
8 车架结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0-59页 |
·模型建立准则 | 第50-51页 |
·有关方程及参数介绍 | 第51-56页 |
·通过应力分析对车架的改进意见 | 第56-59页 |
9 客车车架结构设计中的结构优化设计 | 第59-68页 |
·客车车架几何模型的特点 | 第59页 |
·客车车架优化方法 | 第59-61页 |
·车架结构优化的优化变量 | 第59页 |
·利用车架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优化的一般过程 | 第59-60页 |
·客车车架总质量的优化 | 第60-61页 |
·APDL程序命令流 | 第61-63页 |
·数据分析 | 第63-67页 |
·结论分析 | 第67-68页 |
10 客车车身局部部分的有限元分析 | 第68-72页 |
·问题的由来 | 第68页 |
·APDL命令流 | 第68-71页 |
·结论分析 | 第71页 |
·对于优化的进一步思考 | 第71-72页 |
11 总结与展望 | 第72-73页 |
·全文总结 | 第72页 |
·有限元技术和优化方法在汽车工程中应用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