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6页 |
一、公司对外担保效力的《公司法》解读及缺陷评价 | 第6-12页 |
(一) 从《公司法》第60条第3款看公司对外担保效力 | 第6-10页 |
(二) 从《公司法》第214条第3款看公司对外担保效力 | 第10-11页 |
(三) 《公司法》有关公司对外担保效力问题的缺陷评价 | 第11-12页 |
二、公司对外担保效力的实务解读及评价 | 第12-17页 |
(一) 从《担保法解释》看公司对外担保效力 | 第12-13页 |
(二) 从中福实业担保案看公司对外担保效力 | 第13-14页 |
(三) 从幸福实业担保案看公司对外担保效力 | 第14-15页 |
(四) 公司对外担保效力问题的实务评价 | 第15-17页 |
三、公司对外担保效力的监管法规解读及评价 | 第17-20页 |
(一) 从《担保通知》、《上市规则》看公司对外担保效力 | 第17-18页 |
(二) 从《规范担保通知》看公司对外担保效力 | 第18-19页 |
(三) 监管法规有关公司对外担保效力问题的评价 | 第19-20页 |
四、允许公司为各类主体债务担保——担保有效的前提 | 第20-32页 |
(一) 公司为各类主体债务担保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21-23页 |
(二) 公司为各类主体债务担保是法律体系的内在要求 | 第23-26页 |
(三) 允许公司为各类主体债务担保具有可行性 | 第26-30页 |
(四) 各国法律普遍允许公司为各类主体债务担保 | 第30-32页 |
五、公司担保合法前提下董事、经理擅自对外担保的效力分析 | 第32-36页 |
(一) 主合同债权人明知或者不可能不知道的情形 | 第32-33页 |
(二) 构成表见代理的情形 | 第33页 |
(三) 主合同债权人没有审查公司章程等文件的义务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
声明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