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化的发电厂故障分析与继电保护整定综合系统--发电厂图形建模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页 |
1.1 发电厂故障分析与保护整定工作现状 | 第8-9页 |
1.1.1 目前的工作方式 | 第8页 |
1.1.2 工作负荷 | 第8-9页 |
1.1.3 局限性 | 第9页 |
1.2 图形化软件开发的提出及意义 | 第9-11页 |
1.2.1 图形化软件系统基本要求及其实现 | 第9-10页 |
1.2.2 图形化软件系统的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功能介绍 | 第11-16页 |
2.1 设计思想 | 第11页 |
2.2 系统结构 | 第11-13页 |
2.3 系统功能 | 第13-15页 |
2.3.1 图形建模 | 第13-14页 |
2.3.2 故障分析 | 第14页 |
2.3.3 保护整定 | 第14-15页 |
2.3.4 数据管理 | 第15页 |
2.4 系统特点 | 第15-16页 |
第三章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特点 | 第16-21页 |
3.1 类与对象 | 第16-17页 |
3.1.1 类的声明 | 第16-17页 |
3.1.2 对象的定义 | 第17页 |
3.2 类类型中的方法 | 第17-19页 |
3.2.1 方法的声明和定义 | 第17页 |
3.2.2 构造和析构 | 第17页 |
3.2.3 方法指示字 | 第17-18页 |
3.2.4 抽象方法 | 第18-19页 |
3.2.5 重载方法与重定义方法 | 第19页 |
3.3 类类型中的特性 | 第19-20页 |
3.3.1 特性的声明 | 第19页 |
3.3.2 特性的限定符 | 第19-20页 |
3.4 类成员的可见性 | 第20-21页 |
第四章 图元类的设计原理及其实现 | 第21-36页 |
4.1 发电厂设备图元 | 第21-22页 |
4.1.1 发电厂常用电力设备 | 第21页 |
4.1.2 图元的内部组成 | 第21-22页 |
4.2 实现原理 | 第22-23页 |
4.2.1 母线类的实现 | 第22-23页 |
4.2.2 其它图元类 | 第23页 |
4.3 功能实现 | 第23-36页 |
4.3.1 电气属性 | 第23-26页 |
4.3.1.1 属性分类 | 第24-25页 |
4.3.1.2 属性的继承 | 第25页 |
4.3.1.3 属性的实现 | 第25-26页 |
4.3.2 图形外观 | 第26-32页 |
4.3.2.1 画图工具 | 第26-27页 |
4.3.2.2 图形的画法 | 第27-32页 |
4.3.3 编辑操作 | 第32-36页 |
4.3.3.1 编辑操作分类 | 第32页 |
4.3.3.2 常规编辑 | 第32-34页 |
4.3.3.3 外观编辑 | 第34页 |
4.3.3.4 电气属性编辑 | 第34页 |
4.3.3.5 故障设置 | 第34页 |
4.3.3.6 保护功能编辑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图元外部编辑及系统图设置 | 第36-42页 |
5.1 常用编辑方法 | 第36-37页 |
5.1.1 剪切 | 第36页 |
5.1.2 复制 | 第36页 |
5.1.3 粘贴 | 第36-37页 |
5.1.4 删除 | 第37页 |
5.2 系统图全局操作 | 第37-38页 |
5.2.1 新建 | 第37页 |
5.2.2 保存与另存 | 第37-38页 |
5.2.3 打开 | 第38页 |
5.3 系统设置 | 第38-42页 |
5.3.1 基准值设置 | 第38-39页 |
5.3.2 颜色设置 | 第39页 |
5.3.2.1 概述 | 第39页 |
5.3.2.2 实现方法 | 第39-42页 |
第六章 拓扑分析 | 第42-49页 |
6.1 概述 | 第42页 |
6.2 元件分析 | 第42-44页 |
6.2.1 元件 | 第42-43页 |
6.2.2 元件的分类 | 第43页 |
6.2.3 编程中的处理方法 | 第43-44页 |
6.3 拓扑分析原理及程序流程图 | 第44-47页 |
6.3.1 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6.3.2 程序框图 | 第45-47页 |
6.4 发变组与设备连接 | 第47-49页 |
6.4.1 发变组判断 | 第47-48页 |
6.4.1.1 属性设置 | 第47页 |
6.4.1.2 判断原理 | 第47-48页 |
6.4.2 设备连接判断 | 第48-49页 |
第七章 程序接口 | 第49-56页 |
7.1 参数特性描述 | 第49-50页 |
7.1.1 故障计算参数 | 第49-50页 |
7.1.2 保护整定参数 | 第50页 |
7.2 故障计算数据处理 | 第50-55页 |
7.2.1 简单支路参数 | 第50-52页 |
7.2.2 特殊支路参数 | 第52-55页 |
7.3 保护整定接口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