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聚氨酯水分散体的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聚氨酯预聚体合成 | 第12-14页 |
·聚氨酯预聚体改性 | 第14-16页 |
·聚氨酯水分散体的结构与性能 | 第16-18页 |
·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应用 | 第1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20页 |
2 实验技术路线设计与测试基础 | 第20-38页 |
·影响聚氨酯水分散体合成稳定性的因素 | 第20-32页 |
·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 | 第20-21页 |
·活性氢化合物与反应活性 | 第21-23页 |
·水分子的竞争反应性 | 第23-28页 |
·催化剂与化学反应 | 第28-32页 |
·聚氨酯水分散体合成技术方案 | 第32-34页 |
·预聚物水分散体的合成 | 第33-34页 |
·丙烯酸酯等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合成 | 第34页 |
·实验用原料 | 第34-35页 |
·结构分析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35-36页 |
·性能测试仪器及方法标准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聚醚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49页 |
·TDI-N330体系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43页 |
·IPDI-N330体系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43-48页 |
·扩链前异氰酸酯指数的影响 | 第43-47页 |
·预聚温度的影响 | 第47页 |
·预聚时间的影响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聚氨酯水分散体的改性 | 第49-72页 |
·封端接枝技术合成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体 | 第49-61页 |
·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9-59页 |
·丙烯酸酯接枝改性前后分子结构的变化 | 第59-61页 |
·互穿网络技术合成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体 | 第61-66页 |
·聚氨酯结构中扩链前异氰酸酯指数的影响 | 第61-62页 |
·扩链剂的影响 | 第62-63页 |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第63页 |
·聚丙烯酸酯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交联剂含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聚丙烯酸酯互穿对结构的影响 | 第65-66页 |
·有机硅丙烯酸酯的复合改性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5 聚氨酯水分散体的稳定性 | 第72-98页 |
·聚氨酯水分散体的热稳定性 | 第72-85页 |
·影响聚合物热稳定性的结构因素 | 第72-73页 |
·活性氢与聚合物分子链的断裂稳定性 | 第73-76页 |
·异氰酸酯结构对聚合物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76-77页 |
·丙烯酸酯改性前后热稳定性的变化 | 第77-85页 |
·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光稳定性 | 第85-92页 |
·光激发与光化学反应 | 第85-89页 |
·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光降解 | 第89-92页 |
·稳定化助剂对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涂层装饰性的影响 | 第92-95页 |
·抗氧剂的影响 | 第92-93页 |
·光稳定剂的影响 | 第93-94页 |
·热稳定剂的影响 | 第94-95页 |
·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体的稳定化 | 第95-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6 聚氨酯水分散体的成膜特征 | 第98-112页 |
·接枝封端技术合成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体的成膜特征 | 第99-101页 |
·接枝封端技术合成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体的成膜特征 | 第101-106页 |
·互穿网络技术合成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体的成膜特征 | 第106-109页 |
·互穿网络技术合成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体的成膜特征 | 第109-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7 聚氨酯水分散体在涂料中的应用 | 第112-118页 |
·聚氨酯水分散体在木器涂料中的应用 | 第112-115页 |
·聚氨酯水分散体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 | 第115-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8 结论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6页 |
附件 | 第126-127页 |
后记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