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对气候响应的初步数值试验
摘要 | 第1-8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 陆面模式BATS的基本原理 | 第13-28页 |
·BATS具体物理过程的描述 | 第14-22页 |
·土壤温度控制方程 | 第14-15页 |
·土壤水分控制方程 | 第15-16页 |
·土壤水分渗透 | 第16-18页 |
·蒸发 | 第18-19页 |
·拖曳系数的计算 | 第19页 |
·植被截留量的计算 | 第19-20页 |
·有植被情况下的感热和潜热通量的计算 | 第20-21页 |
·无植被裸地的感热和潜热通量 | 第21-22页 |
·叶面温度 | 第22页 |
·辐射计算方案 | 第22-23页 |
·陆面模式中植被生长模块简介 | 第23-28页 |
·叶子光合作用速率P的参数化 | 第24-26页 |
·固定碳速率carbon的参数化 | 第26页 |
·植物吸收或消耗碳率Cari的参数化 | 第26-27页 |
·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参数化 | 第27-28页 |
3 本试验研究所用资料 | 第28-31页 |
·植被/陆地覆盖和土壤类型 | 第28-29页 |
·输入资料来源及处理方法 | 第29-31页 |
4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第31-72页 |
·漠河站辐射通量模拟性能分析 | 第31-41页 |
·总辐射通量年季变化的模拟性能分析 | 第31-35页 |
·总辐射通量日变化的模拟性能分析 | 第35-36页 |
·净辐射通量年季变化模拟性能分析 | 第36-39页 |
·净辐射通量日变化的模拟性能分析 | 第39-41页 |
·漠河站土壤温度试验及模拟结果分析 | 第41-52页 |
·表层土壤温度模拟结果的年季变化和日变化分析 | 第41-45页 |
·表层土壤温度融雪期间强迫恢复因子的试验与改进 | 第45-46页 |
·次表层土壤温度模拟结果的年季变化和日变化分析 | 第46-50页 |
·次表层土壤温度融雪期间强迫恢复因子的试验与改进 | 第50-52页 |
·叶面温度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植被生长模拟结果分析 | 第54-72页 |
·在物候方面的进一步订正 | 第54-55页 |
·NPP模拟结果的对比与校正 | 第55-56页 |
·生长季内逐月NPP的变化特点 | 第56页 |
·生长季内逐日NPP的变化和NPP的日变化特点 | 第56-64页 |
·日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第64-66页 |
·月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第66-69页 |
·年NPP对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后响应的模拟试验 | 第69-72页 |
5 小结与讨论 | 第72-74页 |
6 致谢 | 第74-75页 |
7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