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1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2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1 植物化感作用的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 2 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和释放途径 | 第12-14页 |
| 3 植物化感物质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 | 第14-16页 |
| 4 影响植物化感作用的因素 | 第16-17页 |
| 5 化感作用在饲草生产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41页 |
| 一 白三叶和高羊茅的化感作用效应 | 第22-28页 |
| 1 白三叶和高羊茅浸提液处理处理对受体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 第22-27页 |
| 2 白三叶和高羊茅化感物质鉴定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含量测定 | 第27-28页 |
| 二 白三叶和高羊茅化感作用的品种间差异 | 第28-41页 |
| 1 对受体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影响的供体浸提液的品种间差异 | 第28-29页 |
| 2 供体不同生长时期的浸提液对受体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化感影响 | 第29-35页 |
| 3 受体植物切片分析 | 第35-37页 |
| 4 受体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和内二醛(MDA)含量 | 第37-39页 |
| 5 白三叶和高羊茅各品种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 | 第39-41页 |
| 讨论 | 第41-45页 |
| 1 白三叶和高羊茅化感作用的特点 | 第41-42页 |
| 2 白三叶和高羊茅化感作用物--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和特点 | 第42-43页 |
| 3 白三叶和高羊茅化感作用的应用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