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图像压缩的嵌入式网络图像监控终端设计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2页 |
§1.1 图像监控系统的概述及发展 | 第6-9页 |
§1.1.1 图像监控系统的概述 | 第6页 |
§I.1.2 图像监控系统的发展 | 第6-9页 |
§1.2 图像监控系统的组成 | 第9-10页 |
§1.3 我国图像监控系统的现状 | 第10-11页 |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嵌入式图像监控系统相关技术 | 第12-38页 |
§2.1 图像压缩技术 | 第12-18页 |
§2.1.1 JPEG标准 | 第12-13页 |
§2.1.2 MPEG标准 | 第13页 |
§2.1.3 H.26x标准 | 第13-14页 |
§2.1.4 小波变换 | 第14-18页 |
§2.2 嵌入式处理器(ARM) | 第18-24页 |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 | 第18-19页 |
§2.2.2 ARM处理器 | 第19-21页 |
§2.2.3 ARM系列开发工具 | 第21-24页 |
§2.3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4-29页 |
§2.3.1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 第24-25页 |
§2.3.2 RTOS分类、性能指标和选择 | 第25-26页 |
§2.3.3 μC/OS-Ⅱ | 第26-29页 |
§2.4 图像传输技术 | 第29-38页 |
§2.4.1 以太网分层 | 第29-30页 |
§2.4.2 数据链路层 | 第30-31页 |
§2.4.3 网络层 | 第31-33页 |
§2.4.4 传输层 | 第33-37页 |
§2.4.5 应用层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38-42页 |
§3.1 基于DSP图像压缩的方案 | 第38-40页 |
§3.2 基于ASIC+嵌入式CPU的方案 | 第40页 |
§3.3 本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42-56页 |
§4.1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 第42页 |
§4.2 系统硬件各单元设计 | 第42-54页 |
§4.2.1 ARM处理器单元设计 | 第42-47页 |
§4.2.2 图像采集单元设计 | 第47-50页 |
§4.2.3 图像压缩单元设计 | 第50-52页 |
§4.2.4 图像传输单元设计 | 第52-53页 |
§4.2.5 其他单元设计 | 第53-54页 |
§4.3 系统中采取的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6-80页 |
§5.1 嵌入式系统软件的特点 | 第56-57页 |
§5.2 ARM引导程序的设计 | 第57-59页 |
§5.3 RTOS在ARM系统中实现和应用 | 第59-61页 |
§5.3.1 实现ARM的RTOS | 第59-60页 |
§5.3.2 ARM的RTOS应用编程 | 第60-61页 |
§5.4 嵌入式网络协议堆栈设计 | 第61-71页 |
§5.4.1 网络内存管理的实现 | 第62-64页 |
§5.4.2 ARP协议的实现 | 第64-65页 |
§5.4.3 IP协议的实现 | 第65页 |
§5.4.4 ICMP协议的实现 | 第65-66页 |
§5.4.5 UDP协议的实现 | 第66页 |
§5.4.6 TCP协议的实现 | 第66-68页 |
§5.4.7 应用层协议的实现 | 第68-71页 |
§5.5 嵌入式网络服务程序设计 | 第71-72页 |
§5.6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 第72-80页 |
5.6.1 ADV611驱动程序的设计 | 第72-75页 |
5.6.2 SAA7111A驱动程序的设计 | 第75-76页 |
5.6.3 RTL8019AS驱动程序的设计 | 第76-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4页 |
§6.1 结论 | 第80-83页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