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IP网络QoS控制方法研究

绪论第1-21页
   ·背景第10-11页
   ·什么是QoS第11-12页
   ·研究QoS问题的必要性第12-15页
     ·应用驱动网络的发展第12-13页
     ·必要性与充分性问题第13-14页
     ·商业挑战与机遇第14页
     ·现时国内的状况第14-15页
   ·研究QoS问题的原则第15-16页
     ·原则之一:集成第15页
     ·原则之二:相对独立第15页
     ·原则之三:透明第15页
     ·原则之四:异步资源管理第15-16页
     ·原则之五:简单第16页
     ·一个失败的例子第16页
   ·E2E QoS第16-17页
   ·本文主要内容第17-19页
 参考文献第19-21页
第一章 数学理论基础第21-30页
   ·运筹学简史第21-22页
   ·规划理论第22-25页
     ·线性规划的标准型式第22-23页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第23页
     ·线性规划问题的集合意义第23-24页
     ·单纯形法第24-25页
   ·排队理论第25-28页
     ·排队过程的一般表示第26页
     ·排队系统的特征和组成第26-27页
     ·排队模型的分类第27-28页
     ·排队问题的求解第28页
   ·小结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0页
第二章 一种新的软实时应用的接纳允许和QoS控制算法第30-40页
   ·研究背景第30页
   ·软实时业务支撑系统基本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系统资源分类第31页
     ·软实时应用表示方法第31-32页
     ·支撑系统的资源分配问题分析第32页
   ·Quixote算法描述第32-34页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34-38页
     ·支撑系统的接纳允许率比较第34-35页
     ·支撑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比较第35页
     ·支撑系统的总获益比较第35-38页
   ·小结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第三章 操作系统中的多维QoS管理建模与分析第40-50页
   ·研究背景第40页
   ·多维QoS管理模型的建立第40-43页
     ·假设及定义第40-42页
     ·多维QoS管理模型的数学抽象第42页
     ·系统描述第42-43页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第43页
     ·问题的解决方案第43页
   ·SRMD的整数规划解法第43-45页
   ·SRMD的非线性规划解法第45-46页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46-47页
   ·小结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第四章 路由器输出队列包丢弃算法第50-60页
   ·背景和算法的提出第50-52页
     ·路由器的交换模型的假设第50-51页
     ·IP网络中数据包的分类第51页
     ·算法提出第51-52页
   ·M/G/1/m模型的理论分析第52-57页
     ·系统假设第52页
     ·符号设定第52-53页
     ·M/G/1/m模型的解第53-55页
     ·输出队列长度的计算第55-57页
   ·输出队列门限的计算第57-58页
   ·小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0页
第五章 网络资源预留问题第60-73页
   ·研究网络资源预留问题的必要性第60页
   ·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第60-64页
     ·RSVP的简单工作流程第61-62页
     ·RSVP的流量参数第62-63页
     ·RSVP协议的特点第63页
     ·RSVP的实现方案第63-64页
   ·YESSIR(YEt another Sender Session Internet Reservations)第64-67页
     ·实时传输协议RTP第64-65页
     ·YESSIR在IP协议族中的位置及报文格式第65-66页
     ·YESSIR的基本工作原理第66页
     ·YESSIR的基本特点第66-67页
   ·两种资源预留协议的对比第67-71页
     ·信令方式第67-68页
     ·资源预留发起者第68页
     ·实现复杂度第68-71页
     ·业界认可程度第71页
   ·小结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3页
第六章 QoS协议第73-82页
   ·区分服务协议DiffServ (Differentiated Services)第73-76页
     ·DiffServ的基本原理第73页
     ·DiffServ的服务等级第73-74页
     ·DiffServ的实现方案第74-75页
     ·区分服务分类点DSCP第75-76页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第76-77页
     ·MPLS工作原理第76页
     ·MPLS的标签填充格式第76-77页
   ·子网带宽管理协议:SBM(Subnet Bandwidth Management)第77-79页
     ·SBM的基本工作原理第77-78页
     ·SBM的工作方式第78-79页
   ·小结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第七章 QoS体系结构第82-96页
   ·QoS管理机制第82-84页
     ·QoS准备机制第82-83页
     ·QoS控制机制第83页
     ·QoS管理机制第83-84页
   ·QoS-A模型第84-85页
   ·成熟的QoS-A第85-92页
     ·XRM第85-86页
     ·OSI QoS框架第86-88页
     ·Heidelberg QoS模型第88页
     ·OMEGA体系结构第88-89页
     ·IETF QoS管理者第89-90页
     ·Tenet体系结构第90-91页
     ·MASI端到端体系结构第91-92页
     ·终端系统QoS框架第92页
   ·QoS-A比较第92页
   ·小结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6页
第八章 QoS策略第96-117页
   ·策略需求第96-97页
   ·什么是QoS策略第97页
   ·策略框架和体系结构第97-100页
     ·策略框架第98-99页
     ·策略功能第99-100页
     ·策略体系结构第100页
   ·策略编码、存储和更新第100-107页
     ·策略工作组第101页
     ·策略核心纲要第101-104页
     ·策略定义第104-105页
     ·策略信息库PIB(Policy Information Base)第105-106页
     ·策略框架定义语言第106页
     ·策略存储第106-107页
     ·策略更新第107页
   ·策略举例第107-115页
     ·策略核心纲要编码实例第108-111页
     ·NetworkPolicyCondition子类举例第111-113页
     ·RSVPAction子类举例第113-115页
   ·小结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17页
附录A第117-130页
附录B 关于QoS产品研究第130-144页
 1 研究背景第130页
 2 QoS产品第130-138页
   ·独立式或嵌入式的服务器第132页
   ·分类第132-133页
   ·QoS策略执行点第133-134页
   ·QoS策略在网络中如何发送的第134页
   ·队列,调度,和定制第134-136页
   ·管制和反馈第136-137页
   ·体系结构第137-138页
 3 一个QoS产品的详细分析举例第138-144页
   ·基本设计原理第138-139页
   ·开始时间公平排队算法(SFQ)第139-141页
   ·SFQ的特性第141-142页
   ·实现第142-144页
第144-146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带接入技术及宽带接入网的实施探讨
下一篇:从汉英翻译的角度研究商务信函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