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钨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及其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6页 |
英文摘要 | 第36-3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38-5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39页 |
1.2 冲蚀磨损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39-43页 |
1.2.1 冲蚀磨损理论研究现状 | 第39-41页 |
1.2.2 冲蚀磨损影响因素 | 第41-43页 |
1.3 冲蚀磨损工况下使用材质的研究现状 | 第43-44页 |
1.4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44-52页 |
1.4.1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44-50页 |
1.4.2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前景 | 第50-52页 |
第二章 课题的提出和总体研究方案 | 第52-62页 |
2.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52-54页 |
2.1.1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52页 |
2.1.2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52-54页 |
2.2 总体研究方案和研究思路 | 第54-62页 |
2.2.1 总体研究方案 | 第54-60页 |
2.2.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60-62页 |
第三章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分析 | 第62-75页 |
3.1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2-65页 |
3.1.1 负压铸渗实验装置 | 第62-63页 |
3.1.2 实验用材料 | 第63页 |
3.1.3 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63-65页 |
3.1.4 实验结果 | 第65页 |
3.2 灰铁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分析 | 第65-68页 |
3.2.1 复合材料的复合层显微组织分析 | 第65-66页 |
3.2.2 复合材料的基材区和界面显微组织分析 | 第66-68页 |
3.3 低铬铸铁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分析 | 第68-70页 |
3.3.1 复合材料的复合层显微组织分析 | 第68-69页 |
3.3.2 复合材料的基材区和过渡区显微组织分析 | 第69-70页 |
3.4 碳化钨颗粒的溶解及界面结合情况 | 第70-72页 |
3.5 浇注温度对复合效果的影响 | 第72-73页 |
3.6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复合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 第75-89页 |
4.1 实验条件及方法 | 第75-79页 |
4.1.1 冲蚀磨损试验机 | 第75页 |
4.1.2 冲蚀磨损试验方法 | 第75-77页 |
4.1.3 冲蚀磨损试样的制备 | 第77-78页 |
4.1.4 耐冲蚀性能的评定 | 第78-79页 |
4.2 不同颗粒体积分数的复合材料耐冲蚀磨损性能 | 第79-83页 |
4.2.1冲蚀磨损试验参数 | 第79页 |
4.2.2 冲蚀磨损试验结果 | 第79-81页 |
4.2.3 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4.3 不同冲蚀角度下的复合材料耐冲蚀磨损性能 | 第83-85页 |
4.3.1冲蚀磨损试验参数 | 第83页 |
4.3.2 冲蚀磨损试验结果 | 第83-84页 |
4.3.3 结果分析 | 第84-85页 |
4.4 不同石英砂粒度下的复合材料耐冲蚀磨损性能 | 第85-88页 |
4.4.1冲蚀磨损试验参数 | 第85-86页 |
4.4.2冲蚀磨损试验结果 | 第86页 |
4.4.3 结果分析 | 第86-88页 |
4.5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复合材料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 第89-95页 |
5.1 渣浆泵过流件内盖的试生产 | 第89-92页 |
5.1.1 负压铸渗工艺及参数 | 第89-90页 |
5.1.2 实验结果 | 第90-92页 |
5.2 试用结果及分析 | 第92-95页 |
5.2.1 试用结果 | 第92-93页 |
5.2.2 磨损失效分析 | 第93-9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5-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