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医学背景知识与需求分析 | 第11-12页 |
·本文的工作与组织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体可视化技术及体图形学理论综述 | 第14-32页 |
·引言 | 第14页 |
·体可视化技术 | 第14-24页 |
·体可视化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体可视化算法的分类 | 第15-16页 |
·基于表面重构的可视化技术 | 第16-20页 |
·基于二维轮廓线的表面重构 | 第16-17页 |
·基于等值面抽取的表面重构 | 第17-20页 |
·直接体绘制技术 | 第20-24页 |
·光线投射算法(Ray-Casting) | 第20-21页 |
·光线追踪算法(Ray-Tracing) | 第21页 |
·抛雪球算法(Splatting) | 第21-22页 |
·V-Buffer 算法 | 第22页 |
·Shear-Warp 算法 | 第22-24页 |
·直接体绘制算法的加速 | 第24页 |
·体图形学 | 第24-30页 |
·体图形学的数据流图 | 第25页 |
·体数据(Volumetric Data) | 第25-26页 |
·体素化(Voxelization) | 第26-27页 |
·三维离散拓扑学的基本原理 | 第27-29页 |
·体图形学的优点与缺点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三维人体管道表面模型的重构 | 第32-42页 |
·存在的困难 | 第32-33页 |
·相关的研究 | 第33-35页 |
·技术方案 | 第35-39页 |
·目标 | 第35页 |
·总体结构 | 第35-36页 |
·数据获取 | 第36-37页 |
·预处理 | 第37-38页 |
·重构 | 第38页 |
·显示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三维管道模型骨架的提取技术 | 第42-62页 |
·骨架提取技术综述 | 第42-46页 |
·骨架(Skeleton)的定义 | 第42-43页 |
·骨架提取技术的分类 | 第43-46页 |
·拓扑细化(Topology Thinning)方法 | 第43-44页 |
·距离变换方法(Distance Transform Method) | 第44-45页 |
·Voronoi 图方法 | 第45-46页 |
·三维管道骨架及中心线的提取 | 第46-58页 |
·骨架点的获取 | 第47-50页 |
·分叉点的判断和中心线的形成 | 第50-57页 |
·算法的讨论与改进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 | 第58-60页 |
·总结与进一步的工作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2-64页 |
·本文的总结 | 第62页 |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 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