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全球变化研究 | 第8-12页 |
1.1.1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 | 第8-9页 |
1.1.2 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进展 | 第9-10页 |
1.1.3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展望 | 第10-11页 |
1.1.4 全球变化的研究方向 | 第11页 |
1.1.5 科学研究中的不确定性3 | 第11-12页 |
1.2 研究应用的技术手段-“3S”技术 | 第12-15页 |
1.2.1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 第12-13页 |
1.2.2 遥感(RS)技术 | 第13-14页 |
1.2.3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 | 第14-15页 |
1.3 NDVI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1.4 交错区(Ecotone)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1.5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第18-19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2页 |
2.1 研究区域地理概况 | 第19页 |
2.2 研究区域植被分布 | 第19-20页 |
2.3 重点研究区域—陕西省秦岭交错区的地理概况 | 第20-22页 |
3 数据源及处理方法 | 第22-35页 |
3.1 NDVI数据 | 第22-28页 |
3.1.1 NDVI数据介绍及其应用 | 第22-23页 |
3.1.2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3.1.3 NDVI处理技术 | 第24-28页 |
3.1.3.1 NDVI来源及主要技术参数 | 第24页 |
3.1.3.2 栅格图像的生成 | 第24-25页 |
3.1.3.3 水体剔除 | 第25-26页 |
3.1.3.4 无监督分类 | 第26页 |
3.1.3.5 野外校验及植被类型判定 | 第26-27页 |
3.1.3.6 NDVI年内动态变化 | 第27页 |
3.1.3.7 不同气候过渡区域植被类型NDVI变化分析 | 第27页 |
3.1.3.8 典型植被类型的NDVI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27-28页 |
3.2 TM数据 | 第28-35页 |
3.2.1 TM数据介绍 | 第29页 |
3.2.2 TM数据的处理过程 | 第29-32页 |
3.2.3 研究方法及试验数据处理流程 | 第32-35页 |
3.2.3.1 数据预处理 | 第32页 |
3.2.3.2 图像分类误差评价矩阵 | 第32-34页 |
3.2.3.3 动态变化分析 | 第34-3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5-51页 |
4.1 NDVI变化分析 | 第35-48页 |
4.1.1 分类结果 | 第35-37页 |
4.1.2 各植被类型的NDVI季节变化曲线分析 | 第37-41页 |
4.1.3 过渡区域植被类型NDVI变化分析 | 第41-43页 |
4.1.4 年内NDVI沿纬向季节变化分析 | 第43页 |
4.1.5 NDVI均值沿纬向变化分析 | 第43-44页 |
4.1.6 几种针叶林类型的NDVI变化分析 | 第44-45页 |
4.1.7 几种误判的植被类型的纠正 | 第45页 |
4.1.8 纬向NDVI变化与温度和降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8页 |
4.2 交错区动态变化分析 | 第48-51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1-57页 |
5.1 结论 | 第51-52页 |
5.2 建议与讨论 | 第52-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