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影电视墙的硬件设计
1 引言 | 第1-10页 |
2 电视墙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0-25页 |
2.1 电视墙的基本组成 | 第10-13页 |
2.1.1 组合屏电视墙体 | 第10-11页 |
2.1.2 视频信号源 | 第11-12页 |
2.1.3 信号处理电路 | 第12-13页 |
2.2 视频分割原理 | 第13-14页 |
2.3 图象的存储 | 第14-16页 |
2.4 图象放大原理 | 第16-22页 |
2.4.1 重复插值算法原理 | 第16-18页 |
2.4.2 线性插值算法原理 | 第18-20页 |
2.4.3 伪线性放大算法 | 第20-21页 |
2.4.4 象素交换放大算法 | 第21-22页 |
2.5 两帧轮换存储原理 | 第22-25页 |
2.5.1 几种存储方案的比较 | 第22-23页 |
2.5.2 两帧轮换存储原理 | 第23-25页 |
3 电视墙的实现方案 | 第25-32页 |
3.1 主板方案的设计 | 第25-26页 |
3.2 两帧存储器轮换读写设计 | 第26-29页 |
3.3 图象放大电路的实现 | 第29-31页 |
3.4 硬件电路 | 第31-32页 |
4 调试结果与分析 | 第32-48页 |
4.1 主板的调试 | 第32-33页 |
4.2 子板的调试 | 第33-42页 |
4.2.1 写芯片的调试 | 第34-35页 |
4.2.2 读芯片的调试 | 第35-36页 |
4.2.2.1 格雷码和上拉电阻改善信号波形 | 第35-36页 |
4.2.2.2 存储器的读写地址 | 第36页 |
4.2.3 读写时序的调整 | 第36-37页 |
4.2.4 放大芯片的调试 | 第37-38页 |
4.2.5 模拟电路的调试 | 第38-40页 |
4.2.5.1 图象抖动的消除 | 第38-39页 |
4.2.5.2 消除屏幕绿底色 | 第39页 |
4.2.5.3 芯片带宽对图象质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6 图像的折回现象 | 第40-42页 |
4.2.7 动态图象的显示 | 第42页 |
4.3 新电路版的调试 | 第42-46页 |
4.3.1 改换视频芯片 | 第43-44页 |
4.3.2 硬件毛刺的短路问题 | 第44-46页 |
4.4 系统的图象显示结果 | 第46-48页 |
5 结束语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