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 第1-10页 |
§1-1 磁悬浮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7页 |
§1-2 磁悬浮技术研究的意义 | 第7页 |
§1-3 磁悬浮的应用 | 第7-9页 |
1-3-1 磁悬浮列车 | 第7-8页 |
1-3-2 磁悬浮轴承 | 第8页 |
1-3-3 高速磁悬浮电机 | 第8页 |
1-3-4 磁悬浮的其它应用 | 第8-9页 |
§1-4 本课题的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第二章 磁悬浮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 第10-22页 |
§2-1 系统的组成 | 第10页 |
§2-2 系统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2-3 电涡流传感器 | 第11-14页 |
2-3-1 基本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2-3-2 CWY-DO-03-10F型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 第12-14页 |
§2-4 控制器 | 第14-16页 |
2-4-1 多路开关 | 第14-15页 |
2-4-2 输出保持器 | 第15-16页 |
§2-5 电磁铁电流驱动单元 | 第16-21页 |
2-5-1 性能指标 | 第16页 |
2-5-2 主电路 | 第16-17页 |
2-5-3 控制回路 | 第17-21页 |
§2-6 电磁铁 | 第21页 |
§2-7 直线电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28页 |
§3-1 悬浮体的运动方程 | 第22页 |
§3-2 电磁力模型 | 第22-23页 |
§3-3 电磁铁绕组中控制电压与控制电流的关系 | 第23-24页 |
§3-4 系统模型线性化处理和状态方程的建立 | 第24-28页 |
3-4-1 系统模型线性化处理 | 第24-26页 |
3-4-2 单磁铁悬浮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 第26-28页 |
第四章 磁悬浮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第28-44页 |
§4-1 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能控能观性 | 第28-30页 |
4-1-1 系统的状态方程 | 第28-30页 |
4-1-2 系统的能控和能观性 | 第30页 |
§4-2 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 | 第30-34页 |
4-2-1 状态反馈 | 第30-31页 |
4-2-2 闭环极点配置 | 第31-32页 |
4-2-3 反馈阵K的确定 | 第32页 |
4-2-4 状态反馈控制的仿真 | 第32-34页 |
§4-3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设计 | 第34-36页 |
§4-4 PID控制 | 第36-39页 |
§4-5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 | 第39-44页 |
4-5-1 人工神经元模型 | 第39-40页 |
4-5-2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 | 第40-42页 |
4-5-3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 | 第42页 |
4-5-4 神经网络控制算法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磁悬浮控制器的实现 | 第44-51页 |
§5-1 PID控制器的实现 | 第44-49页 |
5-1-1 PID控制器概述 | 第44-45页 |
5-1-2 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的作用 | 第45-46页 |
5-1-3 采样周期的选择 | 第46-47页 |
5-1-4 PID控制器参数的选择 | 第47页 |
5-1-5 软件流程图 | 第47-49页 |
§5-2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实现 | 第49-51页 |
5-2-1 神经网络控制器算法及结构 | 第49页 |
5-2-2 连接权初值的选择 | 第49-50页 |
5-2-3 学习步长的选择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6页 |